书包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书包网 > 君还记,新冢旧骨葬头七 > 第六十章 读书有妙法

第六十章 读书有妙法

陈长生低下头,细细地品味了半晌,然后抬头看着空海笑道:“原来大和尚说的: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就是这个道理了?”

空海认真地回道:“便是这个道理。”

“这些道理我那个便宜师傅懂么?他有没有跟大和尚我讨论过这些典故?”这个时候陈长生想起了学识渊博的李一白。

“他啊!”空海听陈长生提起李一白,不由得笑了起来。

“我跟他在一起的时候,多数是我在随顺着,因为我喜欢他的诗,喜欢他的酒,所以我们更多讨论的是当下的人生,和千金换酒但买一醉。”

想着跟李一白一道东渡大唐和海上遇险以及两人一路游历的经过,空海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心想恐怕这是两人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了。

眼下的李一白找回了杨小环,心思全在白猫的身上。

空海游历了数十年,回到大东寺也要著书立作,两人再也没有闲时去游历天下了。

陈长生却不知道他这番心思,捧着一杯清茶,嗅着一道若有若无的檀香,心思又回到了空海的著作里面。

“大和尚,我见你这里有书:故旧皇欲去儒,而儒终不可去,这是何意?”陈长生在北门口的学堂里学的知识,老师也没提及这些道理。

空海喝了一口茶,看着陈长生叹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这是一个好长好长的故事,我就简单跟你说上一二吧。”

秦皇三十四年,齐人淳于越反对实行郡县制,要求分封子弟。李丞相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皇采纳李丞相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

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为焚书。

次年,有术士暗里诽谤秦皇,亡命而去。

秦皇得知大怒,派御史审理下来,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焚书坑及坑儒谷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朝建立。由于百家争鸣阻碍了秦皇对六国民众思想的统治,李丞相进言,说愚儒: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

秦皇为了统一六国的思想,命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六国史书和私藏于民间的《诗》、《书》。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

……

“然即便秦皇如此暴政,《诗》、《书》等众多儒家之作依旧保存了下来,这便是旧皇欲去儒,而儒终不可去的道理。”

空海花了一个时辰的功夫跟陈长生仔细解释了历史中发生的一些故事。

陈长生看着他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历代有君王欲灭佛,而佛终不可灭。佛与君王何干,使得其欲灭佛而后快?”

当陈长生问到这里,连空海也皱起了眉头,低头沉思了良久,才苦笑道:“看来和尚不回答小施主的问题,你是不会甘心的了,也罢我便勉强道来。”

北魏太武帝脾气暴躁、为人凶残,曾三次下诏灭佛。令各地碎佛像、焚佛经,佛像经典无复遗存。

佛教沙门无论少长,全部坑杀,绝不留情。若有逃窜者,一经捕获,必将斩首示众或坑杀。因而,一时国境之内,僧人绝迹。

北周武帝破毁寺塔,焚烧经像,勒令僧人还俗。

后来他灭了北齐,又对北齐实行排佛政策,焚毁一切经像,废上万所寺庙,赐王公大臣充为地宅,三百多万僧尼被迫还俗,佛法一时销声匿迹。

唐武宗下令焚烧皇宫内所有佛经,将宫中所供佛像皆深埋地下,令寺院停止讲经说法。共废大中寺院千余所,小寺庙近万所,还俗僧尼约二十几万人。

后周世宗虽没有大屠杀僧尼、焚毁佛经,但废减寺院三万多所,数万僧尼勒令还俗,销毁佛像用来铸钱,以充实国库。

后世有人称三武灭佛与道教有关,一宗灭佛跟儒教有关。不过和尚没有能力去一一求证,只能记录在案,以供后人去探寻。

也有人说几个朝代大兴佛教,加大了财政支出,使国库空竭。遇到外患,僧尼不能出征打仗,平时也不用缴纳赋税,给社会带来很多压力。

出家人本当艰苦修行,一时坐拥大量地产,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鉴于种种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