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伏三易也在抬头去看,他虽然看不到,但因为兄弟血缘之间的感应,他能感觉到自己哥哥的气息,这让他脸上都露出笑意来。
伏三易转头,低声道:“阿照,我们去后殿吧?太子哥哥一会下朝了就该找我们了。()?()”
宋歌又看了一眼天上,天空中,五条金龙化作金色流光,以浩瀚无声地向五个不同方向扩散开,眨眼消失在天际。
宋歌这才点头跟他走。
*
他们两个在后殿等了一阵。
宫人如今待他们格外不同,谨慎恭敬,十分小心伺候着,各种糕点和茶水上了好几遍。
宋歌来宫里的次数不多,抬眼去看的时候,发现多了很多年纪小的宫人,他以前见过的那几个都没再瞧见了。
伏三易正是容易饿的时候,吃了一会,还给宋歌拿。
宋歌咬了一口他送到嘴边的,就兴致缺缺:“我不饿,你自己吃吧。()?()”
伏三易没有半点嫌弃,接过来之后也没多想,就把那半块糕点丢到了自己嘴里吃了。
一旁的宫人瞧见,手里的茶壶差点没拿稳,热水微微倒出来一点,只那么几滴,但宫人吓得脸色惨白,立刻就跪在了伏三易脚边连声求饶:“奴婢该死,奴婢该死,求二殿下开恩……!”
伏三易差点被她这一跪惊得噎着,手在胸前顺了两下,拧眉道:“行了,起来吧,本来也没多大点事儿。”他想了想,又叮嘱道:“不过你以后还是要小心些,烫到我没事,别烫了他,他的手要写字的。”
宋歌:“……”
宋歌:“不用,我也没那么娇气。”
宫人连声应是,战战兢兢站起身,手缩在袖笼里抖得
像只鹌鹑。()?()
又等了一阵,太子伏启来了后殿。()?()
宋歌起身行礼,伏启待他和往常一样,招手过来摸摸他的头,笑着道:“没有外人在,和往常一样就是,吃过点心没有?”()?()
宋歌点头:“吃了。”
?本作者爱看天提醒您最全的《这个男二我帮定了[慢穿]》尽在[],域名[(.)]?□?&?&??
()?()
伏三易也跟着道:“吃过了。”
他们两个年后都长大了一点,已有十岁,有了小少年的模样。两个人站在那一个生得俊美,眼睛明亮有神,充满好奇和活力;另一个五官精致,肤白瓷白,笑起来的时候眉眼弯弯,看起来脾气很好的样子。
伏启叫他们过来,是询问机器的事。
宋歌道:“这两天赶工做出来两台,先送了一台去凉州应急,还有一台正好想来询问太子哥哥给哪里好。”
伏启笑道:“我原以为只能赶出一台,也是想着要先给凉州那边,既还有一台就先送来我这边,我看着处置?”
“好。”
伏启又道:“东海郡一带也发生了天灾,海面上风浪很大,已有三个县城被淹,死伤千余人……”
宋歌听得心惊,他大哥宋青阳就在东海郡。
伏启也知道宋青冠调任的事,安抚道:“我已派人去打探过你大哥的消息,他在州郡城中一切安好,还托人带了一封家书。”他说着,让宫人呈上来,递给了宋歌。
自从天灾之后,宋歌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联系到大哥,现在一封薄薄的平安信比什么都珍贵,他拱手认真谢了太子。
伏启道:“东海郡是我大梁盐仓,那边遭灾之后,盐或许运送出来有些麻烦。”
宋歌道:“盐池就在京郊,产出尚可,能补上空缺。”
伏启叹道:“我就知你会这样说,但是你熬煮盐所用的材料暂时就不太够了。”
宋歌这才想到他过滤卤水用的蜃灰,也就是贝壳烧制的石灰,海边天灾风浪一时半会停不下,恐怕运送的材料也会断,也难怪伏启会有所忧虑。
宋歌想了片刻,道:“如今盐池库房里存盐很充足,支撑上一年半载不成问题,我回去再想想办法,或许能找到替代的物品。”
伏启有些惊讶,但还是点点头道:“也好,我本想再开一条商路,若是你能想到办法再好不过。”
正说着,有宫人禀报说宋长煦在外等候觐见。
宋歌他们就起身,先出去了。
踏出宫殿大门的时候,刚好和他爹打了一个照面,宋长煦一身官服气势和在家中全然不同,但看到宋歌的时候眼中还是流露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