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朝中大臣极力反战:“陛下,如今天灾刚过,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怎可大动兵戈?”
也有人主战,两边很快就吵了起来。
伏炀坐在主位上,他面上戴了一个遮掩半张脸的银面具,上面铭刻了纹路印记,整个人看起来消瘦阴鸷。他视线扫过朝堂上的众人,淡声道:“朕此行,是为皇兄复仇,当年皇兄困守雁城,死战到底……雁城之耻,诸位不会都忘了吧?”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他们没忘。
也不敢忘。
多年前,大梁远没有今日这般强盛,全凭借平帝一人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时大梁国边境被众多小国蚕食侵吞,朝中主和派却是占了多数,是平帝力排众议,亲自上了战场为大梁争取了一口喘息的时机。但平帝再厉害,也只是血肉之躯,那时雁城被大军围困,又遇到天灾瘟疫,即便如此平帝也坚持守了月余,最后战死。
至今,雁城尚未能收回。
而他们能做的,也只是权衡之后,忍下屈辱重新划分疆土,为大梁争取了十年喘息。
伏炀道:“朕祭天之后,心中有所感,天灾频发实是因为还有未完之事,未尽之责。”他看向众人,“朕决定效仿皇兄,出征西域!”
他用为先皇复仇之名,坚持出兵。
但这一次,没有人再出声反对。
数日后。
一队队兵士从皇城出行,伏炀换了一身金甲,他腰间佩戴长剑、□□纯黑色战马,身后五爪金龙旗帜在尚未变暖的寒风中猎猎作响。
太子伏启亲自送他出城,伏启身后,站的是近百位文臣。
一直等到队伍远去,众官员才跟随太子回朝。
朝堂上。
一把比王座略小的金椅已经放在了最高处,和王座近乎齐平的位置,纯金打造的座椅上雕刻了五条金龙,昂首望向四周,口含龙珠,庄严威仪。
伏启坐在上面,虽年轻,但平和沉稳,多年储君的荣养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完全压得住这个位置。
他手上,是一方凝实的太子金印,掌心略向上托举而起,金印印纽上的五条金龙虚影腾空而起,它们身形在半空中开始变得巨大,眼若繁星、身披金鳞,一声龙吼之声犹若狂风暴雨,连空气中都带了雷霆暴雨的气息。
这龙威震撼人心,前排以宋长煦为首的官员们面露恭敬,再次垂首朝拜。
而后排站着的那些五品官员们则没有这般好的定力,不少人脸色发白,露出敬畏神色,深深弯腰,也有的没能站住,跪了下去。
五条金龙绕殿一周,很快又带着龙吟呼啸,飞掠过众位官员的头顶上方冲出大殿,于整座皇城的上空中盘旋许久,最终冲上天际,没入云霄中。
太子伏启一直闭着的双目,此刻缓缓睁开,开口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孤为一国储君,持太子金印,行监国之权,将与诸位一同为国效力,还望诸位在此危急时刻携手共进,赤心报国。”
礼部韩时序上前一步,认真行
臣子之礼,朗声道:“自即日,太子监国,统摄六部!()?()”
“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_[(.)]????????()?()”
大殿上众官员齐齐跪拜,犹如恭迎他们的帝王。
五龙王座上的太子殿下坐在上方,掌心上凝聚的金印凝实,金色流光转动,虽只是五龙印,但能量年轻充沛,生机勃勃。
……
宫墙内。
宋歌忽然抬起头,向着天空看去。
就在刚才他心口位置的那颗玲珑心微微颤动,似是有什么磅礴能量震动,不过眨眼间,他就看到了那五条文气汇聚的金龙带着呼啸声冲上天空,没入云层中。
这异象有不少宫人都看到了,众人纷纷跪拜。
宋歌只是站着,他用重瞳看得更清楚,皇城上方的能量罩之前被天灾火流星砸得坑坑洼洼,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破洞,文气无法顺畅接通天地,而此刻,也因为那五条金龙的能量而全都补齐了。
能量罩上,充沛而富有活力的文气带着淡金色的光泽,如鎏金一般给整座皇城镀上了一层瑰丽色泽。
宋歌不用试,也知道现在哪怕再来两次之前那样级别的火流星也不会对皇城造成一点损伤。
他心里暗自吃惊,太子殿下文心凝聚出的金印原来这般强大。
还是说,之前传国玉玺已经太过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