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楹在庄子里睡下。
第二天一早,宋歌和伏三易就陪他一起外出,因为是私下探访,因此出行也简单从事,宋歌身边只带了一个熊山,其余护卫隐在暗处。
马车也是京中最常见的一辆半新不旧的,熊山在前头驾车,看起来像是富家子弟雇佣的护院。
晃晃悠悠回到京中,已是晌午。
他们按谢长楹说的地址,找到了草街巷子。
谢长楹有些紧张,屁股下面像是有钉子似的在马车里坐不住,一会偷偷掀开一点车帘往外看一眼,一会有担心有人窥探,自己躲着。
谢长楹摸了摸胳膊,嘀咕道:“奇怪,我怎么一直觉得到处有人看我。”
伏三易道:“不是看你,那是阿照的护卫,一路跟着的。”
“我说呢,这一路上盯得我心里发毛。”
宋歌倒是没什么反应,他在泮宫、在盐场一向如此,已经有些习惯了。
今天起的早,宋歌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低声问:“是不是快到了?”
谢长楹偷偷往外看了一眼,道:“嗯,就在这巷子里,最里面的一户人家。”
巷子里路窄,几人下车过去。
草街巷子一般住的多是清贫一些的人家,有浆洗衣裳的妇人拎着木桶进出,还能瞧见家里晾晒的一些半新不旧的长衫。
谢长楹道:“我偷偷来看过一回,这附近有书院,附近也住了不少读书人,有些学生会把衣衫送来这里浆洗。”
巷子尽头那一家灰扑扑的宅院,看着和周围的没什么不同。
等了一会,也没见里头有人出来。
谢长楹不肯走,坚持守在墙角那等着,宋歌就道:“那你们在这里盯着,我去附近书院看看。”
他带了熊山去附近书院转悠,熊山耳力好,走出去几步就动了动耳朵,回头看了一眼。
宋歌道:“他们翻墙进去了?”
熊山道:“是,小公子,这会不会——”
宋歌叹道:“白天爬总比晚上好,你可知昨天夜里为什么没觉察到谢长楹翻墙进来?”
熊山道:“属下也觉得奇怪,我是四品武魄,谢小公子才刚鉴出一年尚未定品,这是为何?”
“因为他阿娘。”
宋歌跟他解释道:“谢夫人是三品诰命,卷轴能力为‘明月芦花’。”
明月照芦花,隐匿无踪迹。
这是宋歌目前收录到的最强单兵辅助技能,它只能对一人使用,时效为一日。因此就算是谢长楹一个八岁大的孩子,也能一跃变为气息隐匿的前哨,若没有擅长搜索的人在,当真不容易发现。
熊山反应过来,试探道:“是那位谢夫人要查?”
宋歌道:“嗯,但她不想闹大,不然也不会让自己儿子悄悄来看一眼了。”
熊山就立刻闭上嘴巴,一句也不多问了。
宋歌在外面转了一圈,还去书院看了下,他之前只去过泮宫和府学,没来过书院,这里和官办的不太一样,更像是私塾,请了几位七八品
的文心坐在前头讲课,学生更是杂乱,从几岁到十几岁都有,全凭自己用功,学多少算多少。
宋歌一身衣料虽朴素但也是好料子,书院里的人只当他是来求学,道:“不要瞧我们这里的院舍旧了些,先生讲书还是很好的,去年鉴心,我们这还出了一位上品文心哪!()?()”
十八岁未定品之前的文心,只分上中下三等,上品文心那可谓是资质超群了。
宋歌来了点兴趣,问:“他是去年秋日鉴心?()?()”
“对对,去的泮宫,哎哟你不知道吧,去年泮宫鉴出一位玲珑心,这但凡在泮宫鉴心的孩子们那可真是享福了,好些文心资质直接升了一截……?[(.)]???♀?♀??()?()”
对方说得眉飞色舞,吹捧玲珑心的同时,也没少吹捧自家书院这位。
宋歌听得有趣,问:“他现在哪个府学念书?()?()”
对方道:“没去府学,他家中清贫,交不起束脩,还在咱们书院哪。”
宋歌跟着一路去了教室,看了一会,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位熟人。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是一个八九岁年纪的小胖子,似是有些怕冷,裹了两层衣衫,揣着手正在那摇头晃脑地背书。
书院的人道:“这就是咱们书院排名第一的学生了,叫严鹤龄!”
宋歌笑道:“我认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