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书包网 > 这个男二我帮定了[慢穿] > 第 130 章 明月奴47

第 130 章 明月奴47

“我完又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道:“其实也帮不上什么,阿照可聪明了,我来帮他搬东西。”

小老头眼含热泪,显然已经误会了,口中喃喃:“这如何使得,殿下竟躬身力行,我大梁三军有望……有望啊……”

伏三易没听懂,但也知道尊敬老者,上前劝了两句:“桂守备不要伤心,我力气大,能做很多事了!”

桂承年反倒是哈哈笑了,点头道:“殿下说的对!”

他一把老骨头但也硬实难啃,还能再稳稳当当守个二十年,可以耐心等小殿下和小公子他们长大。

*

搬运竹盐用了五天的时间。

不是盐生产的不够,而是竹筒不够了。

宋歌这里雪盐生产的太快,这“包装”不够,只能去找了一些更为粗大的歪脚竹,砍下的竹节有水桶粗细,用这个装满了盐,在开口处用竹膜和黄泥密封保存,虽不如楠竹那样可以存放数年如初,但一两年应急是足够了。

桂承年半点都不抱怨,反而喜欢极了。

在军中待了多年的,哪个不见了盐就高兴?更何况是这么多、这么好的雪盐。

他半点都不在乎“包装”,反而对这水桶似的大份盐更满意,只恨不得多装一些,再多一些。

他们这一行千人军士,都是特意从凉州守城军中选拔出来力气大的人,万俟元帅许诺,这一批盐先由他们带去凉州,冬日天寒,不便运送,他们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回去。

因此极少离开守地的桂承年,迫不及待亲自来了。

他这次出行带了百余辆马车,其余的兵士做驼夫活计,每人可轻松背数百斤盐。

然后这帮人就高高兴兴搬空了宋歌的库房。

宋歌忙前忙后小一

个月时间()?(),

生产积累下的盐有一万几千担16()_[(.)]16?16%?%?16()?(),

这些竟然都被搬运上了马车()?(),

宋歌看着这些丝毫不显的马匹()?(),

对它们的负重能力有些震惊。

这怎么也得算中型卡车的运载力了吧?一辆马车拖七、八吨啊。

桂承年颇有些自豪,道:“小公子有所不知,这是我凉州大马,天生力大无穷,若不是这车厢木料不够结实,它还能再多装一些。”

宋歌围着转了一圈,仰头看得专注:“这是战马?”

桂承年没有隐瞒:“是,这也是我不敢多带出来的原因,只带百匹马还可看做商队,若是带得多了,怕让庆国边军怀疑。冬日天寒,庆国今年又遭了天灾,怕会来犯边劫掠,不可不防。”

宋歌点点头,又道:“阿照有一件事要麻烦老先生。”

桂承年有些受宠若惊,忙道:“小公子只管说,但凡能力所及,一定替小公子做到!”

宋歌笑着看向他:“烦请老先生帮忙买些马匹,要精良一些的,价格高些也无妨,若是方便,还请老先生帮忙再置办一处养马场,好好饲养,一概费用都由我出。”

桂承年是个聪明人,不该问的一个字都不问,只道:“这事需知会大元帅。”

宋歌道:“这是自然,战马一事重大,是要跟伯伯说一声。”

“小公子打算养多少匹马?”

“那些剿匪所得金银,一并由老先生带回去,我对养马一事并不精通,一切烦请代劳。”

小老头再次震惊。

他只当宋歌是好心,想把这笔钱给西凉军,一时间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西凉养马地众多,光他主城所在附近就有几十个,豢养马匹近万,他们西凉缺盐缺粮,甚至缺铁器,但从不缺马匹和牛羊。

因此,小老头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停歇五日,竹盐全部装完,千余人的队伍再次集结。

这一次,他们吃饱喝足,马车上、肩挑背扛着的,都是盐。

一行人的精气神和他们是盾兵,恐怕会下意识以为他们是举刀冲杀的先锋营。

只这一趟搬运的盐,就足够凉州玄武军吃用数年之久。

桂承年让人带队,拔营先行。

他背着手等在后面,等人走了一阵之后,环视四周问道:“小公子,这里可有高一些的落脚处?”

宋歌道:“有,我之前画图的亭子还在,那里就挺高。”

小老头让宋歌带路,自己背着手慢悠悠走过去,他面上带着笑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