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书包网 > 这个男二我帮定了[慢穿] > 第 109 章 明月奴26

第 109 章 明月奴26

灭,也多半是因为此。

“宋家先祖推进了府学,那爹爹何不再往前走一步?”宋歌道:“您以前讲过一个故事,有人喜爱明珠,就把它放在玉匣子里珍藏起来,日日欣赏,但这也只是一颗明珠罢了。”

“阿照是说?”

“书卷如海,人若明珠。”

宋歌穿着冬日的长袍,小小的一个孩子跪坐在长案上,学着兄长们常做的那样,拱手作揖,向他行礼:“明珠遍布沧海,如今二十余卷书册在手,时机已到,父亲可为天下师。”

此话一出,书房中三人内心都是一震。

宋长煦站在原处不动,但目光闪烁,手指微微用力握拳,他只觉得内心深处那一道想法终于被点破,又像是多年夙愿,一夕明悟。

宋长煦在一瞬间想了许多,想到家族,想到国家,甚至想到了万万读书人……他额上浮现出一层细密汗珠,片刻后,忽然朗声笑起的好,为父当得这天下师!”

宋二也激动起什么好。

一旁的宋青阳却并未如此,他像是在思索,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上前一步道:“父亲,儿子愚笨,愿为父亲马前卒,辞官隐退,为此书做粗略通解。”

宋长煦看向他,道:“你可知此事有千难万险,你要教化天下人,那就要站在所有宗族世家的对面,拥有许多敌人,即便是为父,现下也护不了你周全。”

“儿子已想明白。”

宋青阳依旧笑着,他模样敦厚,话也朴实:“儿子愚笨,不能像父亲一样,教导太子和小殿下成就千秋功业,也不能像幼弟那般聪慧,以后定成就一番大事

,思来想去,不过是年长几岁罢了。”他缓缓跪下,这个寄托了家里第一份期望的长子,声音微微颤抖,“儿子自荐,原因有二,一来我年长,也可更好照顾自己,父亲与母亲不必太过忧心。”

宋长煦面上露出几分不忍:“你先起来。”

宋青阳却不肯:“二来我虽比二弟早考学两年,但能力没有他那么好,不能在朝堂更好的协助父亲,也不能在家中更好的为母亲解忧,二弟样样都比我强上几分……”

“大哥!”

宋青阳没看他,只对宋长煦恭敬叩首:“请父亲准我离家,潜心著书。”

宋青冠拽不动他,扑通一下自己也跪下,他张张嘴,但却说不出自己也离开的话,只能含泪叩首,“父亲,让我去吧,大哥做事比我稳重,而且我也略懂些拳脚功夫,遇到什么比大哥更能自保,母亲说了,到了春日就要为大哥说一门好亲事……怎么能,怎么能让大哥在这个时候……”

往日在朝堂上斗天斗地的宋二,此刻却跟十来岁少年时一般,哭了起来,甚至还狼狈地拿袖子抹泪。

另一旁的宋青阳却是已经哭完,心里忧愁散去,再看向桌案上的那些书,想着以后每天与这些奇书为伍,忍不住眉开眼笑起来。

宋二:“……”

宋二虎目含泪,一时间万千情绪还未转换过来,心情十分复杂。

宋长煦不是优柔寡断的人,下了决定之后,就果断开始坐下书写草拟,进行谋划。

宋家人并不迂腐,否则当年也不会拿出许多珍藏书册提供给府学,宋长煦身为帝师,已站在万万读书人顶端,但若能做出与当年先祖一般的壮举,他自然也甘愿付出。

宋长煦亲自挑选了书册,他这些天已经日夜研读过,有了一些了解,去掉一些大族密闻和过于深奥的,挑选出几册相对简单好普及一些的书册,吩咐宋青阳道:“你将这些抄录一遍,可带去做注释,你要想清楚,这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之事,或许三年五载,或是更久,你都不能回京团聚。”

宋青阳双手捧着,认真接过,眼神坚定道:“父亲,儿子愿往。”

宋长煦拍了拍他肩膀,并不多言。

接下来的几天,宋家父子依旧是抄书,只是这次心情略有些不同。

宋长煦已掩藏起心绪,看起来和往日一般沉着,只在翻看书页挑选,并做出备注的时候,才能从他微微颤着的指尖,看出他内心的激动。

而宋青阳也是如此。

那是一种发下宏愿的豪情意志,足以支撑他们大步向前,迈过岁月。

宋长煦精心挑选了一些书册,指导宋青阳如何注释,宋青阳道:“如果是全部的书,儿子不敢做出承诺,但是父亲挑选的这些最基础的,儿子可以保证,能完成著书。”

宋长煦了却一件心事,他面上表情微松,道:“那就好,明日我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