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打扰孩子思考,也不敢太小,怕天气太热,小孩不舒服。
宋歌倒是一派轻松。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马家做客,也不是第一次和马贵生的小孙子下棋,小孩非常聪明,在棋艺上也有些悟性,他跟小朋友前几次下棋的时候还涨了一截经验——然后他就学会了,把小孩弄哭了好几次。
马天宝第一次哭的时候,马贵生就心疼得不行,恨不得把棋盘都掀了,不住哄他:“不下了,不下了,下啥棋嘛!坏棋!”
老人说着要扯马天宝手里的棋子,马天宝哭得直打嗝儿,攥着不放,连声喊“我不,爷爷我还要下一盘”……
次数多了,马天宝输习惯了就不怎么哭了。
就是偶尔会含着眼泪眼巴巴看着宋歌,求他再陪自己下两盘。
就比如现在。
马天宝攥着棋子,含着两汪眼泪看向宋歌,眼巴巴求他:“小宋哥哥,我,我刚才没想到那一步,求你了,再陪我下一盘好吗?就一盘。”
宋歌坐在那挑眉,道:“可是我很忙啊。”
马贵生急了:“你忙啥,说,我帮你去弄!是不是小周那边交接运货的事儿?回头我派几部车过去,大拖挂一气儿给运走就是。”
宋歌感兴趣道:“马老,您这又投新项目了?”
马贵生摆摆手道:“前几天有个小辈找到我这里,求我帮他投个啥运输项目,反正就是凑几部车的事,我就顺手帮了一把。”
宋歌想了想,问:“物流?”
“好像是吧,都是小事,你别管那个了,再陪小宝下一盘行吗?”
一老一小眼巴巴看他,马贵生恨不得已经砸钱了,但凡他小孙子想要的,他还真没买不下来的。小老头心想,大不了再给小宋那边投点钱,借着谈合同的名
目让他多来几趟。
宋歌放下棋子,没等马贵生着急,他就笑着解释道:“马老,我陪着小宝下了一段时间棋,也大概有了一些了解,接下来惭愧,我这棋艺也不算多好。”
马贵生脸上讪讪的,他是知道宋歌平日里一天有多金贵,按周书洐他们那些年轻人的话说,要算时薪,只当宋歌是在委婉拒绝。
宋歌道:“我这棋艺师从梁凤山老先生,梁老这位老师带我入门,可惜我天赋平平,没学到他老人家的精髓,前段时间去拜访梁老的时候,老先生还说想收个小徒弟——”
马贵生已经惊喜看向他,迫不及待问道:“你说的是冀州棋院那个梁凤山?”
宋歌点头:“对,是他,您知道?”
“怎么不知道,那可是国手啊!前段时间电视里一直播的那节目你没看?梁先生在华日围棋擂台赛中11连胜……那可真是,太过瘾了!”马贵生“哎呀”一声就站起来,转了两圈,又去问宋歌:“你竟然认识梁先生,这可真是,真是……了不得!”
宋歌也与有荣焉。
马贵生还在激动,他问:“小宋啊,你真能把小宝送到梁先生那边学棋?我去年就带了人去棋院拜访过,但是那边说梁老已经不做教练了,现在是什么棋院技术顾问。”
宋歌想了想,道:“小宝棋艺我大概知道是什么水平,所以才敢推荐,不过这也只是一块敲门砖。小宝去了,还要再让梁老看看,就跟平时一样下一两盘就行,不用紧张。”
他是认真考教过马天宝的棋艺,下了这么一段时间,确定了之后才想要推荐给梁老的。
毕竟,他还欠梁老一位学生,这可是许多年前就答应过的事。
宋歌看向马天宝,小孩眼睛也带着激动,眼瞅着又要哭。
宋歌失笑,他觉得这孩子挺有趣。
宋歌把推荐的事安排好,又给梁老打了一个电话,让他电话里鼓励了小朋友几句。
梁凤山倒是很随和,笑呵呵道:“我听你小宋哥哥说,和你下棋很有惊喜,那我可就等着你来冀州啦。”
马天宝听到偶像的声音,小孩激动得泪眼汪汪。
马贵生也在一旁感慨,揣着手道:“这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太简单了,一眼就能让人看明白,我跟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背着木箱去卖药糖了。”
宋歌笑道:“有一技之长,并且乐在其中,多好。”
马贵生听了也乐,连连点头。
小老头在商海起起伏伏,这么多年有赚有赔,磨练出了一万个心眼儿,偏就这么一个老狐狸养出了老实巴交的小孙孙。
老一辈,没人不疼爱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