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静静落下,夜色渐渐退散。
随着一轮红日在东方探出头来,光线也愈发变得明朗,火红色的朝霞落在瓦片上,落在树梢间,也落在四合院的大门上。四合院外的巷子里,环卫工人忙忙碌碌的清扫着街道。刚刚病愈的徐娟迫不及待地加入其中,麻利地清扫打点着。“何姐,你悠着点!”“何姐,这事咱们着,可是徐娟却是摇了摇头:“这些日子都是你们帮我的忙,我现在能上班了咋还能让你们帮忙呢?”“您和咱们客气啥?”“就是就是!咱们还等着你孙女考上大学,请咱们吃饭呢,你们说是不是?”“就是就是。”“好好好,等我孙女考上大小,我就请大家去卫家小馆吃一顿!”“哎呦!那我可得等着了。”“咱们可就说定了啊?”一群人乐呵呵的说着话,同时手上动作也没有停。徐娟一路走到四合院大门前:“咦?小高家的院子门怎么也没关?”她探头往里看了看。五点不到的院子还静悄悄的,煎饼摊子的车还搁在角落里:“小高她没去摆摊吗?这不会有贼进去了吧?不然这门咋开着的?”“哪能啊!”“咋不能啊,这里人多得很,摸进去一个贼也是常有的事!”“不是,你看。”旁边的同事哭笑不得,她指了指院门的门栓:“这明显是从里面开的,我估摸是他们忘记拉上了,反正里面也有锁的。”“就是就是。”另外一名同事也不在意,她打断徐娟的怀疑:“你忘了?小高她都快到预产期了,开年就没摆摊子呢。”徐娟恍然大悟:“哦对!”她拍了拍脑袋:“是我记糊涂了。”徐娟看了圈院子,终于放下怀疑。她小心翼翼的合上大门,然后也沿着道路往前扫去。与此同时,苏锦宁也从后门走入店铺。比她更早抵达店铺的是帮厨李曼,从灶头上蹲着的牛骨汤来看,李曼已经来了一段时间。如今她正在专注的处理肠粉用的粉浆。苏锦宁上前提点两句,而后又看了看其余食材的处理情况。粳米已经泡上。骨汤炖煮有点时间了。确认没问题后,苏锦宁也开始准备艇仔粥所要用到的食材。艇仔粥也可以称其为鱼生粥,用滚烫醇厚的米粥浇在薄薄的鱼生上,就其烫熟而闻名。最重要的食材便是鱼肉。苏锦宁动作利落果断,她咣咣两下去掉鱼头鱼尾,去掉鱼肚内脏,然后轻轻一划一拉将鱼骨鱼皮轻松去掉。苏锦宁将鱼皮鱼骨放在一边。前者稍后将会被制作成凉拌菜,而后者则是留在一会炖粥用。剩下的只有带着抹粉色的鱼肉。苏锦宁用吸水纸轻轻擦拭掉鱼身多余的水分,然后切成极薄的鱼片,再用姜丝、生粉、食用油和盐腌制,搁在一旁待用。处理完鱼片以后,再来便是处理鱼骨。热锅下入少许油,放入姜片后再放入鱼骨。苏锦宁用大勺压住鱼骨,让其被油煎得金黄酥脆。等鱼骨香味逼出,两面焦黄时来上一勺花雕酒,再倒入清水炖煮。大火烧开,不用多少时间汤底便变成乳白色,过滤掉鱼骨和姜片,将泡好的大米放入汤中,转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炖煮。另外还有准备其余食材。除去处理好的鱿鱼,和昨日备好的烧鸭以外,苏锦宁另外要做的就是油条了。不过在此之前,苏锦宁先准备了下煎包的面团。在中筋面粉里加入酵母、泡打粉和清水以后,她三两下将面团揉搓到均匀,然后放在碗里搁置到一边醒发。随后她才打开冰箱,取出油条面团。经过一夜的冰箱醒发,面团从昨日的桀骜不驯已变得温柔服帖,用擀面杖轻轻一推一拉就能变成非常平整的模样。让油条稍稍回温以后,就开始准备炸制了。热锅宽油,炸油条的油必须要多一点,再多一点。在油温上升的时候,苏锦宁将面团分割成大小一致的面剂子,将两块面剂子叠在一切,用筷子轻轻竖着一摁,然后在面剂子的两段也分别摁一下,同时还要往前稍稍拉扯一下,让面剂子多出两个尖尖角。所有面剂子准备就绪,油温也上升到合适的程度。苏锦宁双手捏住面剂子的两段,将面剂子拉长并轻轻放入油锅。瞬间,油锅翻腾。苏锦宁用筷子轻轻翻动油条,每一次翻动都会带来清脆的滋滋声,同时油条的香味也悄然涌现,渐渐浓郁,最后充斥着整个厨房。待炸得蓬松酥脆,色泽金黄,就可以捞出来了。苏锦宁将面条搁在滤网上,又接着炸下一根油条。炸完油条以后,还能炸猪皮。小小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