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摆上了一张长条桌。
一个穿着整洁灰色僧衣、面容严肃的僧人端坐桌前。
他面前摊开一本厚重的、封面暗红的册子——功德簿。
他手持毛笔,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广场的低泣与忏悔:“捐了财物,祈愿回向的施主,请来此登记名姓,所求何愿!佛前有名,方证功德!”
这话像投入油锅的水滴!
那些捐了粮、磕了头的灾民,仿佛找到了更实在的锚点,纷纷涌向长桌!
“师父!我!我先登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子挤到最前,枯树枝般的手按在桌面,急切地说,“老婆子王蔡氏,捐了半碗粟米!求回向给我那饿死在半道的老头子王有田!求菩萨让他早登极乐!下辈子投生到好人家,别挨饿!”她浑浊的眼里含着泪。
僧人面无表情,提笔蘸墨,工整写下:“王蔡氏,捐粟米半碗。回向亡夫王有田,祈早登极乐。”
写完,他朗声唱念道:“王蔡氏捐粟米半碗,功德回向亡夫王有田!亡魂王有田,承此功德,早脱苦海,登——彼——极——乐——”
声音洪亮,传遍广场。
“啊!”
王蔡氏发出一声满足的呜咽,双手合十,对着僧人连连作揖,“谢谢师父!谢谢菩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师父!到我了!”一个瘦高的汉子抢着上前,“我叫李栓柱!捐了一捧糙米!回向给我娘张氏!她前年病死的!求她老人家早登极乐!”
僧人提笔:“李栓柱,捐糙米一捧。回向亡母张氏,祈早登极乐。”
唱念道:“李栓柱捐糙米一捧,功德回向亡母张氏!亡魂张氏,承此功德,早脱苦海,登——彼——极——乐——”
“师父!还有我!”
“我!我给我饿死的娃儿回向!”
人群争先恐后!
“张小梅捐破袄一件,功德回向亡夫李二狗,祈早登极乐!”
“赵铁牛捐铜板三枚,功德回向亡子赵狗蛋,祈早登极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