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来到镇东边,这里是居民区,但也很明显看得出来,居民区也分了界。
镇东边向阳的地方宅院建得大,是富人区。隔了几条巷子之外的偏僻向阴的地儿,宅院狭小拥挤,金丰巷就在其中。
许明棠看见了榕树下站着的妇人,“婶婶,柴火给您挑来了,我们给您放院里?”
妇人面露感激道:“行行,多谢,我前几日伤了腿,夫郎又外出干活了,今日家中柴火用尽很是不方便,还好遇见你们。”
许明棠这人有些吃软不吃硬,别人对她客气些,她也能礼让别人三分,况且眼前的人确实腿脚困难,她道:“不客气!这余下的半斤柴也送给您,之后婶婶若还要柴火,我都给婶婶送过来!”
从金丰巷离开时,她特意留心看了一下金丰巷附近住的人家,住户密集,镇上大多数的常住人口都在这一块。
他们也是镇上主要的消费群体,光靠卖柴一个月赚一两黄金那是痴人说梦,她得再想想别的法子。
许明棠拿着空扁担思考,她原本空荡荡的纳物荷包里也多了26枚卖柴得来的铜钱。
拿到了钱,她们趁着天还没黑往粮铺走去。
粮铺在靠近镇西口的街上,那条街不光有粮铺还有菜摊肉摊,许明棠扫了眼挂在肉摊上的价格,暗自遗憾,肉看来近几日是买不起了。
走进粮铺,许明棠大致看了一下,铺子里的粮食种类不少,各种豆类和米面有十几种,她也看到了麻布袋里分外熟悉的粝米,是最便宜的,插了个牌子写着3文钱一斤,30文一斗。
许明棠立刻扭头,拒绝这种米!
人一旦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有盼头的目标才有更好的激励效果。
于是,她在许梨惊讶的目光下,花了15文买了三斤白米,至于调味料,糖是买不起的,盐是必须要的,可是在一众调味料里竟没有盐,问了伙计才知道,盐要去专门的盐铺才能买。
盐铺在粮铺斜对面,是个显眼的小铺面,不光有盐,似乎还有一些特殊的香料。
才走出米粮铺子,许明棠就嗅到了空气里面食烘烤的独特香气。
许明棠循着香气看到了街口正冒着热气的烧饼摊。
遥遥见一个瘦高的青衫男子正侧对着她,用长夹从泥炉子里取出烧饼。
圆圆的面饼被烘烤得焦黄微鼓,面上撒着黑芝麻,包进油纸里时还能看见酥脆的渣子掉落。
第3章 柴恭喜完成支线任务。
“要两个烧饼。”
柳白余才送走一个客人,就听到这声,心中微喜今日生意好能多赚些,连声应道:“好好,请姐儿稍等,这就给您做。”
“两文钱一个,一共四文。”
听见说话声,许明棠这才注意到泥炉旁边还有个女孩,模样瞧着和许梨差不多大,十三四岁,手里还拿着根木棍,地上有划拉字形的痕迹,这是在写字?
许明棠把刚刚从盐铺买到的半袋盐放进荷包里,又从荷包里取出四枚铜钱递给那个女孩。
“要劳烦两位姐儿多等一会儿……”柳白余轻声说,他正在擀面,动作利落熟练
许明棠的目光从柳白余的手上转到他的脸上,面前男子看起来年纪也不大,温润清秀的眉眼里有一股超出年纪的沉稳。
当柳白余把两个烧饼的饼胚送进泥炉里后,拿着一旁的白巾擦了擦额头汗珠,抬眸时视线不经意间与许明棠的撞上,他倏然缩回目光,低下头不敢再抬。
那点沉稳也就烟消云散了。
许明棠眉梢轻扬,有点意思。
倏然有人在旁喝道:“你在看什么?!”
柳玉姝面色不愉地盯着许明棠,不怪柳玉姝生气,女男之间六岁就要避嫌了,面前女子瞧着年纪应当有十七八岁,竟还这般盯着她哥哥瞧,属实有些登徒浪子的行径之嫌了。
她哥哥样貌好,此前总会有这样的人对哥哥或目光或言语轻浮,叫人生厌,这也是她执意跟着她哥哥出摊的原因。
“偷师学艺啊,你们家的烧饼看起来很好吃。”许明棠自然地回道,冷天的炉子旁很温暖,靠得近的半边衣襟都烤得微微发热,许明棠的注意力转到了泥炉上。
柳玉姝怀疑地看了眼许明棠,见她目光坦荡便不再怀疑,转而很有几分骄傲地说:“那当然,我哥做的烧饼是最好吃的。”
“玉姝……”柳白余小声喊她,对于自己妹妹在外人面前夸赞自己这件事有些不自在。
果然是兄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