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书包网 > 水浒之往事随风 > 第61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61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

年前说是死了,留下一本《悟真篇》,徒弟叫石泰,现在有百岁了,行医救人,不图报答,只要求受治者种植杏树一枝,已然杏林。石泰徒弟薛式,也四十多岁了。他们这种有序传承,估计会大行天下。因为这就是把你我皆知的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这种修行秘钥与宗教结合起来,延年益寿,对世人很有吸引力,前景很大。”

“你我二人,自己悟道,没有师承,说是修士,借托道门,却不是真道士。所以我们真炁修行之道难以传承下去,那个太需要根性天赋,需要大势力撒网天下才能觅得一二良才!但是凡间武学修炼水谷精微的内气功法却可以传承下去,我打算报仇之余,也编纂一套武学典籍,嗯,我所悟道,偏诡异,又家人死绝,难免属性偏阴,就叫《九阴真经》。”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途珍重,有缘再会!”

芙蓉楼在镇江城东郭外,一条护城河逶迤曲折,晃晃悠悠,缓缓流淌,一座单孔石砌的拱形桥横跨两岸。桥东有座山,其山由西向东,纵长五十多丈。芙蓉楼就坐落在这座山上,说是山,实际高不过七八丈。楼也就三层,高不过五丈。

镇江城十分繁华,城门不关,不到子时初都有人在街面活动。现在芙蓉楼也依然灯火通明。这楼轩昂宽敞,别致雅典,现在是作为一酒楼使用,不知道幕后金主是谁,生意十分兴隆。

唐时,长安人王昌龄的好友辛渐要从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就陪他从金陵坐船过来,下船登岸,在芙蓉楼喝了一场,写下了《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送别诗写在墙上,芙蓉楼就成了几百年来那些送亲朋北上的文人骚客们的必选之地。

山下,俺和黑骡子望着黄老头一手撑伞,一手拎着黄皮酒葫芦,腰中像孔夫子那样别着龙泉剑,潇洒的走了,远远传来他大声吟唱声:

“青州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愿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武二郎。”

。。。

让骡子自己玩去,俺身披雨披,也不进楼,匿影藏形跃上楼顶,盘膝坐下,嘴里嚼着肉干儿,眼睛眺望北面,黑漆漆,雨茫茫,而远山北固山,近水大长江,黑夜暗淡了那些色彩,调低了很多亮度,俺却都一览无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楼中传来一个老男人拿腔拿调的吟诵声,毫无美感。听着密雨敲打瓦面的噼里啪啦声,俺没来由的感觉有些无意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