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由各种社团组成,每一个人至少是某一个社团的成员。′秒~璋~节?小\税.网+ ^已`发¢布_醉_新~章?洁?
踢球的直接叫圆社,不同的队伍起不同的名称。
敲锣打鼓的叫锣鼓社。
大宋官方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社团,俺当上清河县步军都头算是加入了那个社团。
那是一个庞大的白色社团,力量遍及村乡市镇。如果一个人惹了那个社团,必被当场擒拿。
当场擒拿不住的,通缉天下,通缉文书几天内就能传遍数个路,各府、州、军能把通缉榜文迅速张贴到各个村头,兵丁、衙役、保甲庄丁把控路口严查,搜查村镇居民,盘查过路行人。
严查阶段过去后还没擒拿的,通缉榜文被日晒风吹雨打毁去,但是白色社团通缉令依然在,赏金依然有效,会有很多组织、个人把这人当成猎物。
俺就是正在被那个白色社团通缉的猎物。
俺原本想好好混那个大宋官方社团,但是仅仅三四个月,俺就被白色社团踢出局了。
俺从那时起正式成为江湖好汉。
江湖算是一个巨大的灰色社团,这个灰色社团比那个大宋官方白色社团还大,但是这个灰色社团过于松散,有纪律无组织,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团。
如果所有的人的组成是滚滚红尘,江湖就是滚滚红尘里的混沌气团,里面白的黑的搅在一起。
从白色社团里翻滚出来,九个月后,俺又一次加入社团,这是山匪社团,这是黑色社团里的山匪系分枝,星星点点分布在大宋疆域里面,各自为政又互通有无。俺在这个山匪社团的二龙山档口当上了老三。
一个占山为王的山寨是如何运作的,首先要有头领,然后聚众,然后占地盘,然后考虑如何活下去。
如何活下去?
首先,武力第一,确保不能被官方剿掉。
山寨是谁的山寨?嘴里面当然大家伙的山寨,实际上,是寨主的山寨。′衫/巴·看′书¢罔. .吾?错-内?容^
寨主必须要相对牛逼一些,否则不用官方剿,内部就可能内讧火并或外来强龙鹊巢鸠占。
王伦时代的水泊梁山就是外来强龙来了,引发内部火并,山寨创始人王伦惨死。
二龙山宝珠寺住持邓龙,绰号“金眼虎”,不混佛门混山匪黑道了,被强龙鲁智深和杨志鹊巢鸠占,邓龙惨死。
寨主不行,山寨就大家的山寨。
所以,寨主要行,还要弄一帮铁哥们帮着。“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俺现在就成了二龙山篱笆的桩子之一。
寨主行了,喽啰也要行才能行。
所谓虎狼之师,寨主虎,喽啰狼。
若是虎羊之师,虎干脆在山寨吃羊算了,还出去干啥?
所以武力是山寨发展的强力保证。
其次,财力,也就是钱粮第二。
要吃饭,人吃马嚼,日费多少要有数;
要穿衣,一年四季穿什么,冬天没东西穿那可是要命的;
要兵器、甲胄、滚木擂石。
有办法,用第一武力去抢第二钱粮。
抢谁?武力足够了,谁有钱粮就抢谁。主要目标由小到大是:行人,商队,村里大户,乡镇,县城,州府。
一般很少有抢州、府的山匪,容易引来官府不惜代价也要剿灭。
所以,山匪一般就劫道,吃村里大户。
抢上几波后,不能总抢,否则山寨周围商路断绝,土地荒芜,人丁稀少。山寨也就废了。
所以就在自家势力范围内建立秩序,收取保护费。
抢人的和被抢的,大家一来二去,确定个价码,大家都有饭吃都有钱花,大家就能继续一起厮混下去。
镖局、行人交上通行费平安上路,山匪保驾护航,挥手欢送。
大户、商铺定期上供,谁敢动你,洒家就揍谁。看书君 醉歆璋結耕欣哙
此外,山寨自己也做些生意:
开酒店,开勾栏瓦舍,开赌场,既可以赚钱又可以打探消息。
开镖局,既可以赚钱又练了兵。
还有买卖人口的。
钱粮解决了,大多数山寨也就消停了,好好生活,娶妻生子,大家繁衍生息,生活在山寨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都做山匪,不会去再奢求其他东西。
对大宋朝失意人群来说,山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