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教官给的《野战防空手册》。
"目标距离1.2公里,速度280米/秒。"阿凯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高度300米,正在爬升。"阿积深吸一口气,想起陈耀在新加坡说的另一句话:"武器的终点是土地,所以握枪的手,得先学会捧土。"
"开火!"
防空炮的轰鸣撕裂夜空。阿积盯着雷达屏,看着三个绿点同时熄灭。远处传来爆炸的脆响,接着是沉默。阿凯的声音带着颤音:"打...打下来了。"
撤离那天,喀布尔的天空蓝得像洗过。阿积坐在mi-24的驾驶舱里,望着脚下的群山。机身上还留着昨夜防空战的弹痕,却被阿里用红漆描成了火焰的形状——那是阿富汗向导的祝福。
"陈叔,"他对通讯器说,"我们学会了。"
通讯那头沉默了两秒,传来陈耀的笑声:"我就知道,你们能把钢铁变成翅膀。"他顿了顿,"明天,新加坡的农业专家会到缅北。等你们回来,咱们要在新机场边上建个飞行学校——教农民的儿子开飞机,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给榴莲园撒农药,给橡胶林运肥料。"
直升机掠过兴都库什山脉时,阿积看见云层下有几株野榴莲树。它们扎根在石缝里,果实却沉甸甸地垂着,像极了洪兴城孩子们举着的那种。风掀起座舱盖的缝隙,沙粒钻进来,落在他手背上——和橡胶园里的泥土一个温度。
后来,洪兴安保的训练日志里多了条记录:
"第37次飞行课,成功用mi-24模拟驱离非法测绘无人机;
第52次防空演练,近防炮拦截率达92%;
致谢:阿富汗'沙狐'基地,伊朗走私商(已列入黑名单),以及永远的陈耀先生——
他教会我们,最好的武器,是让土地不再恐惧天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