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大人并排走在一起,铜柱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大妮牵着小妮,景航原本走在铜柱身旁,渐渐地落到大妮一排。
景航跟大妮介绍着:“前面右拐有茶汤铺,他家的杏仁茶最是香甜。”他话未说完,见小妮已经**果摊飘来的蜜香勾了魂,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蜜饯。
景航有眼色地掏出铜钱,买了包琥珀色的蜜饯,递到大妮面前,大妮连连后退,他只好笑着递给小妮,惹得小姑娘笑得眉眼弯弯。
“棚子里的杂耍最是精彩。”景航拔高声音,盖过旁边卖艺女子的琵琶声:“这个棚子里是耍杂技的!有吞剑、走钢丝,还有驯兽!要不要去看看?”
铜柱是到了瓦子门口两家相会才知道是来相看的,于是一直不远不近地走在大妮和景航前面,听到景航说得如此精彩,忍不住朝着大妮看过去,大妮同样被他介绍地心动,点点头:“那且去看看罢。”
几人三步并作两步往深蓝色的棚子跑去,景航抢着付了几人的门票。
苏合香与钱夫人并肩跟在后面,望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同时叹了口气。
“这小子,都秀才了还这么不稳重。”钱夫人嗔怪着,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
苏合香望着棚子上褪色的“百戏杂陈”招牌,伸手按住钱夫人掏钱的手:“哪能让你破费?”两人在棚子口推搡起来,最终还是钱夫人掏了看杂耍的钱,两人亲亲热热的也进了棚子里。
棚内传来阵阵惊呼,景航熟练地带着苏家姐弟,找了个前排视线好位置坐下,他掏出手帕垫在长条木板凳上擦了擦:“小心脏了衣裳。”
大妮坐下后悄悄红了脸,小妮毫无知觉地坐在两人中间,
突然,棚内火圈咻地腾起,小妮吓得往大妮怀里钻。景航忽然伸手挡住飞溅的火星,袖口被烧出个小洞,却浑然不觉。
“姐!那只猴子会敲铜锣!”小妮顿时不害怕了,惊奇地瞪着大眼睛观看着。
这只猴子一只爪子举着铜锣,一只爪子抓着棒槌,有模有样地敲击着。不等众人笑够,马儿的嘶鸣声响起,一头雪白的骏马踏着鼓点疾驰而来,纵身一跃,矫健地穿过熊熊火圈。
随后火圈熄灭,骏马被带了下去,两个扎着红头绳的女孩翻着跟头上了台,随后往各自的头上扔了口青花瓷碗。
她们顶着碗做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双手还能用细细的竹竿各摇着一只碗,头上的瓷碗任然稳稳当当。
“好!”叫好声络绎不绝,看客们看得兴奋,铜板如雨点般抛向到两个女孩身边。
第129章 入冬
钱家和苏家开始正式议亲了。
媒婆接连跑了几次钱家,周围的邻居们都看在眼里,有那消息灵通的已经打听清楚钱家是和哪家议亲了。
钱金手起刀落,鲜红的肉片在案板上码得齐整。
老主顾笑着打趣:“看样子没几个月就要吃到你家喜酒了呀。”
钱金眼角的皱纹都带着笑意,将裹好的肉递过去:“到时候请你来可一定要来啊。”
“一定来!”
钱夫人正弯腰剁肉馅,菜刀“咚咚”砸在砧板上,溅起细碎的肉沫。
她笑得得意,儿子是秀才,又要定亲成家啦,双喜临门啊。
路铭远的娘听见她们寒暄的话语,提着菜篮子僵在原地,听着钱夫人爽朗的笑声,她问身边相熟的妇人:“钱家小郎已经议亲了吗?”景航和自家铭远是同窗,年龄又相仿,她对两家的孩子一直存在对比之心。
“是啊,听说是熟食店的苏家,就在桥头的那个熟食铺,是钱荷小姑子嫁去的那个苏家。”
路铭远的娘只觉耳边嗡鸣作响,想起儿子落榜后整日闷在书房的模样,心口像被塞进团乱麻。曾经瞧不上的少年还要娶走自家儿子心仪的姑娘,这滋味比吃了黄连还苦涩。
她盯着钱夫人忙碌的身影,心中像是有团火在烧,景航如今已是秀才,虽说家中靠着羊肉摊营生,可凭这功名,攀个小官之女或是地主家的小姐也并非难事,怎么就和苏家定亲了?那不过是个开熟食铺的寻常商户,女儿又能有什么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