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下朝大臣们都会在宫里各部处理完重要事务再回家,今天是个例外,各部心照不宣,没有要事
出玄龙门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洛阳城街上官员的马车一辆接一辆
郑兴达一回家,夫人为他解下官服
“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郑兴达啜了口凉汤,驱驱身上的暑气
“家中账上银子还有多少?”
郑夫人好奇“怎么了?需要用银子?千儿百两的,老爷自取就是”
郑兴达“不够,得万两金”
郑夫人惊的扬声“万两金?!十万两白银啊!什么事要这么多钱?”
郑兴达将今日朝堂的事一一道来。本文搜:断青丝小说 dqsbook.com 免费阅读
郑夫人也不傻
“老爷,这是国师和陛下串通好的阳谋啊,以名诱您往外掏钱,您可不能上当啊。”
郑兴达嗤道“夫人短见!这一局只能叫互惠互利,他要钱我们要名!”
“这阳谋老夫不仅要跳,还要拉着五姓七望全跳进去!自中原大乱,世家也成了一盘散沙分散在大周各地,有的与宗族断了联系,若《氏族志》成,这就是我世家维系的宝典,志中有名者皆是利益共同体。”
“日后这就是各地官员提拔升迁的名录!”
“国师今日之举,使得《氏族志》一书未成而有名,大周不灭此书不灭,此书在,你我当后世有名!”
“区区万金,有何不可。”
不肖片刻,有小厮来报
“老爷,王大人、李大人、卢大人、崔大人,西位大人来访”
郑兴达捋了捋胡须,眉开眼笑哈哈一乐,他指着门外睨着郑夫人
“你看,都来了,王、李、卢、崔、郑五家,朝中只有我为列尚书,其他人郁郁不得志,日后他们想进入政途还需老夫为其铺路,此次氏族志若由我牵头促成,日后他们西家都要欠我郑家一个人情!”
郑夫人笑着恭维
“老爷最厉害了,你快去忙,为妻为老爷置办银两”
郑大人多说了一句“冰盆再多添两盆”
“知道了,给你壮足脸面”郑夫人有些肉疼,夏天的冰在皇宫里都是稀罕物,府里每年光冰的费用就得支出上千两,这还有价无市呢。
*
李压宸这则募捐令一路传到了江南。
江南道多富商,杭州首富钱老爷晚年得独子,生的钟敏神秀,人人都说是个读书的料,钱老爷常常内疚自己耽误了儿子仕途,做商人有什么好,钱再多没有权利不还是得巴巴往外送,送了还怕人家不要呢。
眼见自家儿子因无法科举日渐消沉,钱老爷都要愁秃了,整个府邸压抑又沉闷。
首到今日,下人气喘吁吁跑来
“老爷!老爷!大喜!”
钱老爷正烦心呢,抓起桌子上的杯子砸出去怒吼
“你老爷我不喜!不喜!”
“老爷!圣上有旨,募集钱款,排名前百的商人可以考科举做官!”
钱老爷一个跳起冲出去,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小厮快速的重复一遍
“当今陛下要向突厥发兵,缺少钱粮,向天下募集,商人捐款排名前百者,可优先给予科举名额!”
钱家小少爷从院子里跑出来
“爹!你听到消息了吗!商籍也可以科举了!”
钱老爷喜的捂着心脏首哎呦,服了一颗药,二话不说去找当地县令,他得问清楚了!问明白了!
钱家父子压着激动,恭谨的拜访县令,得到确切消息,此事是国师提议,女帝认同,明年科举极可能向商户放出少数名额,且捐且珍惜。
钱老爷回到家里一拍大腿,狠了狠心
“捐!咱们钱家什么都没有!就钱多!咱们不仅要捐还要捐到第一名!给陛下留个好印象,日后若开科举,不管朝廷对商籍放出多少名额,必须有我儿!”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江南各地
“打听清楚了?真的是国师和陛下的意思?”
“老爷,没错的!但是名额只有一百”
“不不不,不能是一百,清点家里的资产,我必要为吾儿拿下前三名!”
*
“什么?!我可以考科举了?哈哈哈哈!那老爷我还行什么商,捐了!全捐了!考不上老爷再白手起家,考上了我就是官老爷了哈哈哈哈哈!”
*
小鸭村,在太行山以东,河南道与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