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快快说来”
“既然朝廷缺钱粮,为何不发动百姓捐款?”
此言一出,一些人吹胡子瞪眼
“怎能如此!”
“岂有此理,这不是损我大周颜面?”
“万万不可!有损国威!”
“可是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下面有同意的,有不同意的,一时间争论不休吵作一团。
不同意的以礼部尚书为首,认为这种方法有损国威,现在处境还没到需要如此的地步。
他们吵完了,安静了,李压宸温声道“国师以为如何?”
岑知郁转身面朝诸臣,言语缓慢,却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民间多有爱国者,突厥屡次犯我边境,陛下爱民如子不肯加税,可又不忍边关百姓受突厥欺辱,想发兵而无力”
“为何不能求助于民?”
“大周,不仅是陛下的大周还是百姓的大周”
“内地人是陛下子民,难道边关将士就不是陛下子民了吗?有国才有家,内地百姓岁月安好,是因为有人在前方为他们负重前行”
“他也是丈夫,是父亲,是儿子,是哥哥又或者弟弟”
“请问,如果他们吃不饱饭,妻子愿不愿意为她的丈夫送粮?儿子愿不愿意为他的父亲送粮?父母愿不愿意为他们的儿子送粮?弟弟妹妹愿不愿意为他们的哥哥送粮?”
这一问,振聋发聩。
毫无疑问,愿意!他们愿意!
听到这里武知神情激动,成了!他知道,这次绝对成了!
“敌人犯我边境,边关将士寸土不让,流血流汗,竟还要受冻受饿,怎不令人寒心?”
众人一时听的入神,因为他们从未听过如此言论,他们理所当然的觉得征兵役没什么,去往战场的士兵死了是命,是应该的,他们习惯高高在上,维护自身的威严。
他们即便有求于人,对象也不该是贫贱的百姓!
他们仰头看到那位与众不同的仙人,第一次觉出人与仙的区别,没有一刻比现在更清晰,在仙人眼中——众生平等!
人群里有人是被点拨恍然大悟,有人是内心升起排斥面上显出不屑。
岑知郁不管他们是否赞同,接下来的话更使群臣平地起惊雷
“举国之力募捐钱粮,朝廷可作出表率,若有百姓愿意捐款者,朝廷可作出表扬,让当地县令择县中前十名荣赐‘光荣之家’牌子,挂于门前以作嘉奖,再立石碑将全部捐款百姓的名字刻于碑上,此为捐款人与陛下共渡难关的证明”
“若有官员捐款可作政绩,捐款多者优先考虑提拔”
“若有商人愿意捐款,决出前百,日后科举取士推行,优先将允许考试的名额给予他们。”
“若士绅宗族愿意捐款,立氏族志,派史官,捐百金为本人传记,捐千金为谪系一脉传记,捐万金,为宗族载名传记,日后可在洛阳成立藏书阁,将氏族志收与藏书阁,允许读书人翻阅。”
轰——
朝堂震动!
商人参加科举!
让史官为氏族编写氏族志?!
世家被勾红了眼睛,寒门怒红了脸。
“陛下!臣反对!商人做官岂不是促成官商勾结之风!”
“是啊陛下!官商勾结祸患无穷啊!”
“陛下!让史官为世族编写氏族志,如此荣誉,只有帝王才能让史官做传记,这岂不是倒反天罡?!”
礼部尚书与吏部侍郎二人纷纷出列,神情亢奋
“陛下!臣认为国师此言可行!”
众人一瞧,吏部侍郎太原王氏,礼部尚书新郑郑家,可行你妈批!
一时间反对之声如云
甚至诸葛川都加入反对之列。
岑知郁淡淡一笑“诸位大人勿急,我还没说完,诸位大人所说的官商勾结,我也想过了”
他对着皇帝请道
“陛下!臣恳请陛下成立一机构,名为锦衣卫!监察商人子弟从官者,一旦落实其人不忠,可先斩后奏!”
众人一静,好像没问题,但仔细一琢磨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