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淅淅沥沥下起小雨,绵绵小雨连着下了三日,村里人都很高兴,春雨贵如油,这三天小雨,足以让地里的庄稼种子喝个饱。
李明夏家在村子里没有地,雨天去镇上又不方便,买豆腐的人也少,李铁花午后难得有闲暇配着炒黄豆喝点小酒。
黄豆是李杨氏炒的,用淡盐水洗过之后,放进铁锅里小火来回翻炒,炒至黄豆焦黄裂口,盛起来晾凉后放进罐子里密封保存,想吃的时候就用碟子盛出一点,也是村里人常吃的一种下酒菜。
李明夏路过,从盘子里抓了一点,扔进嘴里嘎嘣脆,口齿生香。嚼着嚼着,一个想法窜进脑子里,她问:“娘,这村里、有人吃黄豆粉吗?”
对于李明夏这种时不时冒出一两个奇怪的问题,李铁花习以为常,慢慢酌了一口酒才道:“黄豆粉有啥好吃的,哪有吃黄豆来得香!”
见李铁花否认,李明夏有些兴奋,五谷豆粉健康又养生,拿来做生意定是不错。随即回到自己房间里拿着小石块在地上算着自己如果做五谷豆粉需要准备的东西,才算个开头,李明夏就有些泄气。
首先五谷的成本就不低,还需要有装五谷的器具就更别提,李明夏叹息一声,只得先把这个想法暂压心底,思索着还是得先攒点本钱才行。
雨停当天,赵初和周百金就来问李明夏要不要一起去山上采药,李明夏这正缺资金呢,一口答应,背着竹筐,腰间插着小锄头就与她们一同上山了。
忙活着赚钱一事的不止李明夏,趁着前两天雨天,方青玉连着在屋里绣了几日手帕,算上之前的,攒够了二十条,他将手帕一条一条叠好,放在绣篮里,想着去找许仪约时间一块去镇上交工。
他看了看门口,有点疑惑不安,怎么爹爹打水现在还没回来?
有些不放心的方青玉打算去寻一下自家爹爹,但还没出家门口,就见村里的婶子满头大汗地匆匆跑来,大喊道:“青玉,你爹出事了!”
赵初说这个时节,正是挖苍术、龙胆的好时候。采来晒干,若是处理的好,医馆里出三四文钱一两收。李明夏和周百金都不懂这里面弯弯绕绕,只管比着赵初给的草药模样满山头找。
周百金在没和李明夏之前也自己瞎玩,玩完回家除了挨她娘的骂,啥收获没有。现在她和李明夏玩了之后,今天带两只鸡回去,明天捞条鱼,后天与赵初上山采药还能得几个铜钱。
带了东西回去,她娘也不骂她了,出去玩也没啥负担,周百金最近日子过得别提多开心。
“百金,野草就不必放筐里了。”赵初扶额。
周百金看着赵初手上拿着的两种草药,一脸茫然地问道:“这两个长得不是一样的吗?”
李明夏瞥一眼,笑着踹了周百金一脚,“叶子相似,你也看看根茎啊。”
她这几天也经常在家锻炼口舌说话,如今说话也更加通顺。
周百金不信邪地拿过两根草对比,一看根茎,一个根茎肥硕,另一个根茎瘦长,咧着嘴笑道:“还真
是!不仔细看还真没发现。”
三个人说说笑笑,手上动作不停,一个时辰也把三个竹筐装满了。
采完药,看着天色接近午时,三人互相拍拍身上泥土,启程下山。
“初姐,咱们上山挖了这么些天草药,起码有个十几斤吧,这些草药能卖多少钱啊?”
赵初颠了颠重量,思索了一下,“我回去炮制得好,明夏应当能有七八十文铜钱吧,至于你嘛。”
“我有多少?”周百金眼发精光,仿佛看到无数铜钱朝自己荷包里飞来。
“能有三十文就很不错了。”赵初一本正经。
“哈哈哈哈哈——”来自李明夏的无情嘲笑。
虽然三十文也挺多了,但是周百金还是有点不服气,叉着腰问:“凭什么差不多的草药,明夏能有七八十文,我只有她的一半还不到。”
“我刚才粗略地看了一下你的筐,野草野花占了不少,这些医馆都是不收的。”赵初很认真地解释。
李明夏又是无情嘲笑。
周百金:“……”
不过周百金也想得开,“行吧,少点就少点吧,能有钱拿我百金就很高兴了。”
她们结伴往村里走,周百金忽然仰着脖子朝着前方张望,随即道:“你们看,前面那个是不是方家青玉弟弟啊?他在刘叔家做什么?”
赵初和李明夏闻声看去,确实看见前面一个瘦高的人站在刘叔家门口,似乎有什么急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