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张云峰还不到三十岁,三个孩子都还小,妈妈离婚后也是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她们母女有一个专门的房间。
听到车声后,有孩子从砖瓦房的四合院里跑出来看了一眼,随即兴奋地大喊,“夏夏姐回来咯,夏夏姐!”
姜迟夏平时都很宠弟弟妹妹,只要她一回家,弟弟妹妹就有吃不完的零食,不一会儿三个孩子都都跑出来了,从姜迟夏手里把买的东西接过去,他们看了看李长尽,笑着又跑回屋里。
姜迟夏提着行李箱进门,招呼他,“你就凑合两天吧,我陪陪外公外婆就带你去旅游。”
李长尽拉着行李箱进门,见两位老人从旧厅房出来,看到他的时候,显然都一怔。
外公穿着一身洗的发旧的中山装,身影有些佝偻,方言口音特别浓厚,“夏夏,你带朋友回来了?”
姜迟夏笑着回答,“是啊外公,你和外婆还好吗?舅舅和舅妈呢?”
外婆也走了出来,看了一眼李长尽后,她笑的和蔼可亲,“你舅舅和舅妈去镇子上做生意,估计后天才能回来,快让你朋友进屋坐。”
三个小孩子躲在门口看李长尽,姜迟夏先把她和李长尽的行李箱搬到自己和妈妈的房间里去,示意李长尽进去烤火。
李长尽朝着两位老人笑了笑,“爷爷奶奶好。”
爷爷奶奶也不会说普通话,显得很局促,让开路,“进来,冷得很,去烤火。”
李长尽也不客气,迈开长腿进了门,厅房里燃着檀香,中间放着一个方方正正的棕色实木桌,实木桌上放着香炉和香筒。
燃香后面摆放着铜制的菩萨塑像。
靠近电视的一面,放着一个很大的碳炉。
一进门就感觉迎面的热气扑来,和外面不是一个温度。
而对着电视的另一边,是一个很大的炕。
李长尽十分好奇,他还是第一次见炕。
姜迟夏将房间整理了一下之后,去厅房夹火,准备给耳房也生点火,太冷了。
李长尽坐在沙发上,打开手机看了一眼,发现很多人给他发消息。
姜迟夏一边夹火一边说,“今晚我跟外公外婆睡,你睡隔壁那间房,我已经给你打扫好了,添点炭火,温暖一下。”
李长尽起身跟着她去看隔壁房间。
房间不是很大,但很整洁,里面也有一个炕。
能睡四五个人。
李长尽伸手摸了一下,发现还有馀热,他很好奇,“怎么是热的?”
姜迟夏说,“冬天了,肯定要烧热才能睡人啊,我外婆肯定去添柴了。这里可跟你家不一样,你家有暖气,我家只能靠烧炭取暖,你将就一下,少爷。”
李长尽觉得很新鲜,“第一次体验,先试试。”
外婆烧了炕之后,又去给他俩做饭,问姜迟夏,“夏夏,你朋友想吃什么?我现在给你们做。”
姜迟夏想了想,“蒸米饭吧,我来炒菜。”
李长尽很少吃面条,但她家主要以面条为主。
煮米饭还快一点。
姜迟夏把炭火弄好就去厨房了,李长尽跟个跟屁虫一样,她走哪里,他跟哪里。
姜迟夏让他去烤火,别在她周围晃了,李长尽觉得好稀奇,“你一回家跟变了个人似的,你在我家可从来没做过饭。”
姜迟夏头都没擡,削着手里的土豆,“城市里跟农村不一样,在你家的时候,饿了随便点个外卖就到了,可到了这里,周围是没有外卖的,不过附近有小卖店,你要是想吃什么零食,可以跟我说,我去给你买。”
李长尽靠在厨房门口,“你们一直都这样生活啊?”
姜迟夏点头,“所以我跟你说了,我和你不一样,我们生来就是有区别的,大少爷。”
李长尽不以为然,“我倒是没觉得怎么样,这样活着也挺有乐趣,空气好,活得久。”
姜迟夏笑了笑没说话,外婆抱了干柴来生火,让李长尽去厅房烤火。
他听不懂,姜迟夏给他翻译了一遍,他才走开了。
姜迟夏给他炒了两个菜,酸辣土豆丝,回锅肉炒包菜。
家里的食材不多,因为主要吃面食,随便有点青菜点缀就好了。
李长尽是真饿了,吃了两碗米饭,他在李家的时候,随便吃点就不吃了,挑剔地厉害。
可到了姜迟夏家里,干了两大碗米饭,给姜迟夏笑的不行。
李长尽也不管她,反正吃饱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