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书包网 > 开局虎门销烟,我是道光帝? > 第八十九章计中计,谋中谋

第八十九章计中计,谋中谋

静,他在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宴会进入了高潮,各国将领们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李道光看时机已到,眼神一凛,当即手一抖,杯子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便是摔杯为号。

瞬间,四周涌出一群士兵,他们端着枪支,迅速将各国将领包围起来。还没等将领们反应过来,士兵们便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砰砰”几声枪响,那些还沉浸在醉意中的各国将领当即个个倒地。

宫殿内顿时一片混乱,一些随从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但都被士兵们一一制服。李道光站起身来,脸色冷峻,他看着地上的尸体,心中没有一丝怜悯。他知道,这是为了大清的尊严和未来,必须要采取的行动。

随后,李道光下令收敛尸体,传令各将准备。左宗棠、曾国藩、聂士成、冯子材、关天培、陈连升、张国梁等将领纷纷领命。他们各自率领部队,迅速行动起来。

左宗棠目光坚定,他带领着士兵们冲向敌军营地,指挥若定,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奋勇杀敌。曾国藩则沉着冷静,他组织部队有条不紊地进行攻击,充分发挥了湘军的战斗力。聂士成身先士卒,他骑着战马,冲锋在前,激励着士兵们勇往直前。冯子材老当益壮,他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大声呼喊着,与士兵们一同浴血奋战。关天培、陈连升、张国梁等将领也都各自发挥着自已的优势,带领士兵们与洋人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洋人的军队在失去了将领之后,陷入了混乱。他们虽然一开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在大清军队的猛烈攻击下,逐渐溃败。一些士兵选择投降,而另一些则试图逃跑,但都被大清军队一一歼灭或俘虏。

18 万人的洋人军队就此被剿灭在中华大地上。然而,国际上对大清的这种手段却持批判态度。但李道光毫不畏惧,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宣战。

此时的大清,在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两次鸦片战争,对新疆以及当时对四国(日俄、英法)联军重拳出击等一系列事件后,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决心。虽然在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的实力有所增强,但大清的军队在不断的战斗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各国的军队都在这 18 万中损失了比较厉害的重要将领,他们暂时也不敢轻举妄动,选择了观望。毕竟,大清的实力已经让他们有所忌惮,他们需要重新评估与大清的关系和战略。

而大清则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了国内的建设和军事力量的提升。李道光深知,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足。他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军队的训练和装备更新,发展国内的经济和科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清国内一片繁荣景象。工厂里机器轰鸣,商业贸易日益繁荣,军队训练有素。百姓们也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纷纷支持李道光的改革和决策。

然而,国际形势依然严峻。西方列强虽然暂时退缩,但他们并不会善罢甘休。李道光明白,大清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才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