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书包网 > 开局虎门销烟,我是道光帝? > 第四十四章盛世之象,大清繁荣

第四十四章盛世之象,大清繁荣

曾国藩和左宗棠二人回到京师,怀着崇敬与激动之情步入宫殿,准备面见李道光。他们身着朝服,庄重而威严,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国家的重任与荣耀。

进入宫殿后,两人先恭敬地作揖,高呼万岁。左宗棠率先禀报在新疆的情况,他沉稳而有力地说道:“陛下,臣在新疆以闪电进击战之形式,步步为营,历经数战,全面歼灭叛军。战后,臣积极推动新疆的恢复建设,实现经济复苏,大力培养人才,巩固战略防线,同时也注重对当地民众的思想工作。如今,新疆局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左宗棠的眼神中闪烁着坚毅与智慧,他的功绩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边疆的大地。

此时,曾国藩也上前禀报在四川的情况,他郑重地说道:“陛下,臣在四川采用火烧连营之策,后实行关门打狗之战略方针,成功歼灭白莲教与天地会。臣不仅在军事上取得胜利,还积极开展思想工作,恢复当地经济,培育人才,剿除匪患,使得四川各地重归安宁。”曾国藩的话语中透露出果敢与谋略,他的努力为四川带来了和平与繁荣。

李道光听着两人的禀报,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微微点头,说道:“两位爱卿退下吧。”曾国藩和左宗棠再次行礼,然后转身离去。李道光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穿越至此仅四年时间,既解决了外患,又平息了内忧,这不是一代明主又是什么呢?如今,在自已的坚持下,身体也有所好转,看来成为长寿的帝王也并非不可能。

另一边,五年计划工作室中,众多学者经过努力,在超越外国先进大炮技术方面有了第一步进展。当这个好消息传来时,大家喜极而泣。这些学者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却为了同一个目标汇聚在一起。他们有的擅长热武器研究,有的专注于材料科学,有的致力于机械制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热武器研究的学者们夜以继日地钻研火炮的设计与制造技术。他们分析外国先进大炮的结构和性能,寻找其优势与不足,试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工艺,力求提高火炮的威力、精度和可靠性。在他们的努力下,新型火炮的雏形逐渐显现。

材料科学的学者们则致力于寻找更优质的材料。他们深入研究各种金属的特性,尝试不同的合金配方,以提高炮管的强度和耐热性。他们还探索新型材料的应用,如复合材料等,为火炮的制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一种新型的高强度合金材料被研发出来,有望应用于火炮制造。

机械制造的学者们则发挥他们的精湛技艺,精心打造火炮的各个部件。他们使用先进的制造设备和工艺,确保每个部件的精度和质量。他们与热武器研究的学者们密切合作,根据设计要求不断调整和改进制造工艺,使得火炮的组装更加顺利。

而那些并非从事热武器研究的学者们,也在自已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在数学领域,学者们通过精确的计算为火炮的弹道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化学领域,学者们研发出新型的火药配方,提高了火炮的威力。他们的努力为整个科技进步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这个好消息传到李道光处,李道光心中更是欢喜。他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朱元璋等伟大的帝王。在小莲子的吹捧以及每天上朝时大臣们的赞扬声中,李道光确实有些飘飘然。然而,他还是保持着一定的自我意识,知道这些话听听就行了,不能太认真。毕竟,国家的发展还任重道远,他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就而骄傲自满。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大清帝国仿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李道光深知,要想让国家持续繁荣昌盛,他必须继续努力,带领着臣民们不断前进。而那些学者们也将继续为科技的进步而奋斗,为大清帝国的辉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