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书包网 > 军统之铁壁:日军大本营的哀叹 > 第7章 是谁想要委员长的命?

第7章 是谁想要委员长的命?

1937年7月7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事变发生后,委员长不得不放弃最初的幻想,转而积极为全面抗战做准备。

日军在事变后,在华北地区发动了全面的进攻。全国军民虽奋力抵抗,奈何国力悬殊过大,仍是节节败退。华北战局十分被动,整个战场态势十分不利,局面岌岌可危。

在此情况下,为了减轻华北战场的压力,委员长接受了张治中将军的建议,打算开辟以上海为核心的第二战场----淞沪战场。

1937年8月5日,国民政府国防军事会议在南京南京路的“总统府”召开,与会者均为国民政府最高层,在会议上,除了继续讨论淞沪会战的作战部署之外,还根据海军部长陈绍宽的建议形成了一份作战计划。

此计划被命名为江阴要塞阻击战,内容是利用江阴要塞地区江面最狭窄处仅1.5公里宽的地理条件,组织一批海军的军舰自沉封锁长江航道,阻止正在长江中上游巡弋的日本海军舰船逃离。

进而用江阴要塞的重炮对返航途经江阴的日本海军舰艇进行炮击,同时空军部队也协同参战,共同完成对这部分日本海军舰队的歼灭任务。

委员长对此大加赞赏,当场批准并要求马上着手部署实施。陈绍宽会后立即安排海军舰艇执行自沉任务,但是由于当时国民政府海军的舰艇吨位很小,自沉后对长江航道的堵塞作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在海军部想尽办法征调大型商船,打算进行二次自沉以便彻底封锁航道的时候,日本海军舰艇趁夜色掩护,强行驶过江阴要塞布防区域,毫发无伤的逃到了黄浦江入海口处。至此,计划中的江阴要塞沉船阻击日军舰艇的作战行动彻底失败。

这次江阴要塞沉船阻击作战的失败,让委员长十分震怒,而日军舰艇的仓皇逃离也让委员长不免怀疑在国民政府高层中出现了内奸,否则无法解释为何日军舰艇的撤离时机如此巧合。

就在日军舰艇逃离的第二天上午,委员长就召集了南京的所有警宪特部门头头开会商讨此事。在会议上,委员长首接将此事定义为‘江阴要塞泄密案’,要求与会的陈立夫、戴春风、徐恩增以及南京宪兵司令谷正伦等人马上开展调查工作,限期查明泄密者。并要求各部门在侦察过程中严格保密,如有风声外泄,必将军法从事,绝不姑息。

戴春风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看着手里的国防军事会议参会者名单,眉头紧皱,一脸便秘的表情。毛人凤见状,轻声的问道:“处座,今天委员长召见安排了何样事务,您竟如此为难?”

“齐五啊,你有所不知......。”戴春风对毛人凤十分信任,此时也确实需要找人和自己一起谋划如何完成委员长的命令。因此戴春风就把’江阴要塞泄密案‘的来龙去脉和委员长的要求详细的说了一遍,同时把手中的名单递给了毛人凤。毛人凤接过名单一看,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气,上面写着何应钦、白崇禧、顾祝同、李宗仁、薛岳、韩复渠、刘湘......等等一串军方大佬的名字。

毛人凤这下子明白戴春风为什么这副表情了,这些人没有一个是他们可以轻易招惹的。他对戴春风说道:“处座,这确实是个麻烦事啊。这些人里面不管谁是泄密者,查出来还好,查不出来的话,一旦因此而被人忌恨上,那麻烦就大了。”

戴春风默默的点点头,狠狠的吸了一口手中的香烟,语气冰冷的说道:“咱们就是委员长手里的刀,老头子交待的事情,再麻烦也要去办。只是这个事情交给谁办我还拿不定主意,老头子专门交待在调查过程中不得再走漏消息,你也知道,咱们二处也不是铁板一块,不少人都是沾亲带故的。一旦执行任务的人没有选好,很可能五分钟后消息就被名单上的某位知道了。”

毛人凤来回踱了两步,思考了一下,对戴春风说道:“处座,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我觉得要不就让他试试?破不破案的先不说,最起码不用担心走漏消息。”

戴春风一听,急忙说道:“是谁?你说来听听。”

毛人凤就说道:“属下说的就是新来的那个李三水,刚来就破了两个案子,说明还是有一定的能力,最起码运气很好。再一个,他之前是委员长的侍从,那想必是极其忠于委员长的,而且还是钱大钧极力推荐来的,我想他是不会泄露消息的。”

戴春风一听顿时觉得毛人凤不愧是自己的得力助手,这个人选推荐的简首太好了。不管能不能破案,反正自己这边是不用担心走漏消息的问题了。退一万步讲,李三水刚刚加入二处,就算是他出了问题,那也是钱大钧识人不明,举荐有误,和他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