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低声讨论朝堂中事,一旁的宋夫人试图拿勺子喂宋歌吃饭。
宋歌面无表情接过,道:“阿娘,我自己会吃。”
宋夫人虽然夸了他几句,但脸上是难掩的惋惜,她很想喂小孩吃饭的。
两位兄长在父亲面前十分规矩,只是会偷偷留意小孩喜欢吃什么,只要多夹了一筷,就不动声色把那盘菜羹换得离宋歌近一些。
宋夫人道:“不能再吃甜了,这甜醋肉拿开一点,阿照下午还吃了小半盘糕点。”
两位兄长有些讪讪,挪开了盘子。
宋长煦这位大家长面上古井无波,很是赞成道:“你们娘说的对,不可如此,太过骄纵岂不是害了你弟弟?”
两位兄长有些愧疚地低下头去。
宋歌:“……”
宋歌低头,他爹一只手偷偷藏在桌下,拿了一块甜糕正在递给他,见他不接,还生怕他看不见,那手还晃了晃。
……
这手法也太熟练了。
宋歌要是不亲眼瞧见,差点就信了这严父人设。
宋家人对小宋歌实在是喜欢的不得了,全家都在照顾——他们不承认这是溺爱,不过是幼子体弱,还需要他们照顾而已。
一顿饭吃下来,宋歌忍不住在心里跟系统感慨:“这样我都没长歪,实在是自制力强悍。”
系统也点头,深深认同并赞美了他的智慧。
它语气和宋家人没什么区别。
*
吃过饭,宋长煦照例去小书房看书。
宋家世代读书,供藏书用的书房有好几处,但惟独小书房是宋长煦一人专用,平时不让人进来,但也有一个例外。
此刻,宋歌就被宋长煦抱在膝
上,父子俩正在看同一本书。
1想看爱看天的《这个男二我帮定了[慢穿]》吗?请记住[]的域名[(.)]1?1@?@?1
()?()
宋长煦爱书,但宋府里能把所有藏书看完的,只有他和小儿子,因此宋长煦对小孩格外偏爱,这小书房也只有宋歌能闯进来。()?()
宋长煦今日买了一本新书,和宋歌一块翻看,他一边看一边还教,乐呵呵的。()?()
宋歌听得认真,他发现这书籍里提到的一些,是他以前就听过的诗词,有一些不知道,难怪他会学得那么迅速,看来也不能怪系统让他“记”得太快。()?()
手头看的这本新书,是一本游记,不难懂,看起来挺有趣。
书里讲了一下这方世界的不同地域,各国地貌、气候相差极大,书上还用了很夸张的修辞手法讲了一些灾害,什么哪个郡县下了斗大的冰雹,一个百余斤……真的特别夸张。
宋歌问道:“爹爹,冰雹真的有这么大吗?”
宋长煦道:“对。”
宋歌想了下,他记忆里并没有见过,大梁京城一直十分太平,四季分明,五谷丰登。
宋长煦解释道:“阿照生在盛世,没见过灾情,这世上不止大梁一国,西边、北边还有许多小国,有些国家没有帝王,连年征战,没有传国玉玺庇护极易发生天灾,灾情大了,再加上人祸,生存不易。”他似是想起什么,微微叹息,“总归是百姓受苦。”
宋歌一边看一边结合自己之前读过的那些书,慢慢摸索出这个世界的大概情况。
这方世界所有国家,不论大小,都会有一个帝王,而帝王凝聚的不是文心、武魄,而是一枚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国脉,是一国之本,不管是官员加封,还是生活在那个国家的人文心、武魄的等阶,甚至连国家抵抗自然灾害等等,都是由玉玺强弱决定的——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能量防护罩。
玉玺给这个国家的人提供了生存空间,而这个国家的人也会努力发展,汇聚文气,反哺供养玉玺,两方互补之下,一个国家才会蒸蒸日上,强大起来。
而有些小国内部乱斗,君主恨不得一个月换三四次,根本无法凝聚出传国玉玺,也就没有庇护,所以才会出现“冰雹如斗”的情况。
宋歌想了想,问道:“可我听他们说先皇……爹爹,为何先皇离世,太子还未登基?我们大梁岂不是也没有帝王坐镇?”
宋长煦没有斥责他,只是把他当小大人一样,耐心道:“我大梁不同,当年平帝战死沙场,钦天监占星推演得出还有一位帝星,也拥有传国玉玺,就是当时的晋王。晋王和先皇是兄弟,对先皇一直敬重,只说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