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宋夫人拱拱手,手拉手跑出去了。
伏三易对宋府很熟悉,他自幼是跟着太子身边,宋太傅既是朝堂重臣,又是太子伏启的老师,他启蒙的时候,伏启更是亲自带了他,除了宫里,伏三易就是来宋家,次数多了,小孩几乎要把这里当家了。
宫里没人陪他玩,也只有宋府,有个年岁相仿,又从来不把他当二殿下的宋歌。
旁人觉得宋太傅幼子脾气骄纵,但伏三易却觉得宋歌这样很好。
路过庭院,宋歌站在廊桥上不动了,眼睛看着那边的人,露出几分震惊。
那是几个小丫鬟,年龄都在十四五岁的模样,半大不小,梳了双丫髻,正在打扫庭院里,两个小丫头合力搬起放在一旁的一口莲花水缸,几乎要满溢出的水纹丝不动,只伸出来一截的茎秆和上面的荷花轻轻晃了晃。
两个小丫头就这么抬着,另外一个小丫头扫了下面的腐草落叶,三个人说说笑笑,看起来轻松极了。
宋歌估算了一下,连缸带水约有上千斤!
这可是成人合抱粗的一个大水缸,平日放在那防火用的,就这样被两个小丫鬟轻松抬起来,实在匪夷所思。
宋歌还在看,一旁的伏三易却有些吃味。
他瞥了一眼,小声嘟囔:“我力气比她大。()?()”
宋歌扭头:“嗯?”
伏三易见他看过来,高兴了点,又道:“那个水缸我也能搬动,下回我搬给你看!”
宋歌愣在那。
大约是觉得宋歌不信,伏三易想了想,握着他手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迈过高高的门槛,指着宋府门口那一人多高的石狮子对他道:“阿照,你看我,看好了。”
宋歌还未反应过抱了上去,场面有些滑稽,小孩太小,站起来仰头也不过和石狮子脚下踩着的绣球一般
高。
伏三易憋红了脸()?(),
小小的手用了吃奶的力气()?(),
指尖都发白。
石狮子分毫未动。
宋歌劝他:“行了?()_[(.)]???*?*??()?(),
不用搬……”
话音未落()?(),
就看到那石狮子轰然移动,一寸两寸……很快听得石头和地面发出的“吱嘎”声响,紧跟着就是嘣地一下,像是底座那里有什么崩断了一般,伏三易没留神,一下没收住手,一个用力就把石狮子推翻了下去!
宋府门口轰鸣一阵,顿时鸡飞狗跳!
跟着伏三易的人慌忙护驾,而宋府的几个小厮更是连滚带爬跑出来去看小公子有没有事,他们只是吃口饭的功夫啊,这二位小祖宗怎么就能搞出这样大的阵仗?
宋歌被人抱着送回内院的时候,趴在对方肩头还在往回看那翻倒的石狮子,那不是单纯放在那的,下面还有一根石柱,从里面固定牢了——这简直,简直是大力出奇迹。
宋歌侧头去看伏三易,上上下下打量他。
伏三易也被护卫抱着,他还挺注重形象,这会儿整理了衣袖边角,还抚了抚头上的小玉冠,见宋歌看他,有些腼腆又有些高兴,眼睛亮亮的问他:“阿照,我力气是不是很大?”
宋歌点点头,实在是大得超乎他常识了。
宋太傅入宫,府里只有宋夫人在,她听了之后也只是哭笑不得,叮嘱道:“胡闹,罚你们在长廊那站一炷香的时间。”
宋歌两个被带过去罚站。
两个小孩都是粉雕玉琢,站在廊桥那,漂亮得像是仙童,宋太傅一向引以为傲的庭院都被他们衬托得如画一般。
伏三易靠木墙站着,踢了踢小脚,状似不经意地扭头去看宋歌。
宋歌却摆出沉思状。
他是真的在思考,就在刚才,他趁着这段时间空闲,让系统调出了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重新仔细看了一遍。
五岁小孩的记忆不算多,但这个身体带了宋歌原本的特质,记忆力极好,学什么都是一遍就会。
宋歌用小孩的视角又看了一遍宋府发生的事,因为年岁小,往往看到的大人们都是蹲下身在跟他说话,极少看到不带笑意的,而且父母和兄长们私下还会争着投喂……难怪他挑食啊,这可选择的也太多了。
然后他就看到宋府人均大力士,庭院里一人多高的太湖石、门口的石狮子,宋府的小厮们也是说搬就搬,看起吃力。
好像他们天生力气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