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凑巧买到一台旧的,我加了几个挡板,还装了鼓风机上去,用着比之前脱粒更快,也能加快烘干。”
宋歌道:“这几天天气好,可以在晒场晒麦子。”他知道隐藏任务的时间是7天,猜到这7天不会有暴雨落下。
余跬步却不知道这些,老人摇摇头,认真道:“这几日天气也不稳定,不能一直等老天爷赏脸,还是得自己争取才好。”
宋歌笑了一声,点头说是。
余跬步用手头有限的材料,拼凑出了性能最高的机器,但他也只能兼顾性能,最后组装起来的脱粒机体型大且丑。
余跬步有些不满,叹息道:“太粗糙了。”
伏明泉道:“但是眼下能凑齐这些已经很难得了,老师,我让人进来先试试功率?”
余跬步点头,只能先凑合着用。
伏明泉叫了几个人进来,有男有女,都是三十来岁的模样,这些人做惯农活,手劲稳,且力气也很足。
他们显然对这几台脱粒机十分敬畏,小心翼翼往里面喂入麦子,生怕填放太多,让滚筒负荷过大。
余跬步在一旁指导他们:“再多放一些,别怕,这些大家伙结实得很。”
对方应是,这才放大了一点胆子。
余跬步改良了机器,虽是看着丑陋,但转速快,净脱率高,很快那几个村民就惊喜喊道:“余师傅,麦子出来了!您瞧,麦粒脱得干干净净的,而且破碎的很少——”他们捧着刚打出来的麦粒,欢欢喜喜去给余跬步看,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余跬步捏了一把认真看了,也满意点头。
老头留了人在这里连夜脱粒,自己带着宋歌和伏明泉去了隔壁。
隔壁房间里,有一些大家伙被用旧布单遮盖起来,余跬步走过去掀开,这才看清楚那些机器——那已经不算机器了,更像是铁皮和各种零部件,有新有旧,大小不一,看得出已经尽最大可能收集。
余跬步咳了一声,含糊道:“这些和刚才那什么一样,你们俩过来帮忙组装一下。”
宋歌:“……这些是什么?”
余跬步:“脱粒机。”
余老头脸皮厚如城墙,宋歌没有办法,只能过去跟着一起发明创造。
这些虽然看着像是捡来的破烂,但是宋歌在跟着组装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这些大多是余跬步制造的,一旁的伏明泉上手也很快,显然不是第一次接触。
宋歌眼神有些微妙。
他之前就从伏明泉骑着的自行车上猜到小丰堡极有可能拥有冶炼技术,现在看来,余老头的后手,也不止是钐刀。
宋歌有天赋技能,白天的时候又是跟着余跬步学的维修技术,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因此上手很快。
余老头难得夸他一句:“明泉,你瞧,这几条线小宋处理的比你好。”
伏明泉点头应是。
但是宋歌体力值不足,只干了两个小时就歇了,他坐在一旁喝凉白开,端着杯子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余跬步有些不满:“你怎么回事?”
宋歌也无奈:“老先生,我白天磨刀、劈竹子,干了一天活。”
余跬步哼道:“明泉也是,他就比你强。”
宋歌叹道:“可能年轻吧。”
余跬步:“……你能比他大几岁!”他老头子还没喊这句话呢。
宋歌眨眨眼,一脸无辜。
有人送了饭菜过来,余跬步这才想起他们还没吃饭,抬头去看身边两个年轻人的时候,发现这俩谁都没喊一声苦,干活细致又认真。余老头心里是满意的,喊了他们过来吃饭,还让了一个自己的馒头给他们,嘴里道:“我年纪大了,晚上吃多了克化不了,你们分着吃了吧。”
伏明泉刚要劝,宋歌已经笑眯眯伸手讨要自己的半个馒头了。
伏明泉不解地看向他,把自己手里的馒头掰了半个给宋歌,老师的依旧放在盘子里,没有动。
余跬步上了年纪,吃了饭之后又休息了一会才接着干活。
这样休息一会,干一会,三个人总比两个人强。
宋歌体力虽然差一些,但比起余跬步这样的老爷子还是要好得多,尤其是他有天赋技能在身上,一起工作的时候,他不止是从余跬步那里学习,在发现伏明泉进步飞快,且总是会有新的想法和主意的时候,也配合得很快。
伏明泉会的,他立刻就能学过来,几次之后,宋歌和伏明泉配合起来反倒是更为默契。
余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