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书包网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252章 密函

第252章 密函

而走入书房之中,李基细细地思索着昨日与刘关张三人在雪中煮酒所说的言论,陷入了思考当中。

岛夷之事,交由关羽率领一支由汉人与山越所组成的士卒前往即可。

以关羽的能力再辅以屯田等策,即便这一支士卒孤悬海外,也无须担心安全以及士气问题,并且对于钱粮的消耗不多。

不过,李基对于岛夷上的遗民其实并没有极其看重。

这个时期的岛夷几乎没有经历过任何开发,以李基的预估,整个岛夷所生活的岛夷遗民人口大概只会在十五万到二十万之间。

须知,岛夷的面积可是堪比吴郡的,人口密度之低可想而知。

不过考虑到如今岛夷遗民依然主要以采集狩猎为生,还没有完全进行农耕时期,生产力确实也只能维持这种程度的人口了。

若无足够的矿产,莫说是金银铜这种可作为货币的硬通货,就是没有掌握足够的铁矿,想要争霸天下几乎就是痴人说梦。

这是李基所能想到最能让刘备集团上下一心的理由了。

因此,关羽所率前往岛夷的士卒,与其说是去征服,还不如说是带去大汉的文化、技术以及知识,让那些岛夷遗民重归九州,真正融为大汉的一份子。

祖上口口相传见过徐福船队的人证够不够?

李基将这一份密函竹简封好之后,交给李琴通过锦衣司的渠道送往会稽郡后,方才动身前往府衙点卯。

只要海船足够发达的话,自岛夷运粮至吴郡,甚至比从会稽郡陆路运粮到吴郡还要方便得多。

只要远航海船只有刘备集团拥有,那么即便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什么时候进攻的主动权都始终掌握在刘备集团的手中。

不过,这些也只是李基对于岛夷未来的规划罢了,还需要漫长的时间一点点地去落实。

而在离开之前,李基不忘温和地提醒蔡昭姬在家多加休息,勿要像过去那样读书、修书沉浸其中就忘了时间。

伪造这种东西,贾诩自是有法子。

这种肉眼可见的差距,其实是让李基感到焦虑以及不安心的。

在李基的考量之中,关羽起码需要耗费个三五年功夫,方能让岛夷遗民完全承认大汉,让大汉彻底在岛夷之中站稳脚跟。

此刻,李基所思考的是该如何将“暴秦遗民”这件事给做实了。

比如,意欲反攻大汉的暴秦遗民就是一个很好的理由,这是任谁都无法指责的理由,甚至只要把这个理由做实了,那么瀛洲那片地方理论来说也是自古以来合该归于大汉的。

自徐福的家乡东海郡而出,一路往东南而去抵达岛夷,然后再沿着岛夷往北而上,最终直达瀛洲。

由于李基本就颇喜雪景,不怎么喜欢这个时代马车那种颠簸的不适,因此几乎都已经习惯了走路到府衙。

自东海郡沿途而下会稽郡永宁县,然后往东转向抵达岛夷,又自岛夷往北沿着琉球而上。

那便是那些世家大族的惊人底蕴所在,谁也不知他们暗中到底掌握了多少各种资源。

以着如今贾诩所能动用的资源,想要办到其实不难。

“阿欠~~”

一步先,步步先!

这让贾穆连忙关心道。“父亲怕是被寒风给冷到了,我这就让人再加个火炉。”

让贾诩为之谨慎与皱眉的是此事颇为敏感,并且背后之中李基所隐藏的深意……

对刘备集团以及吴郡无益之事,李基定然不会如此大费周章,甚至为了区区一个先秦方士而这样大费周章。

“不用!”

所以,李基从一开始所看重的就不是岛夷的人口,而是其中所蕴藏的种种资源,甚至如果可能的话,直接将岛夷变成刘备集团隐于海外的大粮仓。

徐福当年的船队是不是真的走了这条路线,无人可以确定,但一旦贾诩伪造了这种种证据,将会在史书之中成为定论。

重要的是,李基能否找到足够的证据将这条路线补充到无人怀疑的地步。

而这种事情,无疑是交给在会稽郡的贾诩以及甘宁最为合适了。

在书房之中,李基待了片刻后,取一竹简写下密函准备交给贾诩。

而这一理由自然也不是空口无凭就能编造的,需要大量的证据以及细节进行补充,让所有人都相信瀛洲的便是暴秦遗民,并且依然心向大秦,无不念反汉复秦!

整个过程贾诩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但是在看完之后,却是将手中的竹简卷起来直接丢到了面前的火炉之中。

贾穆瞪大着眼睛,不解地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