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书包网 > 君还记,新冢旧骨葬头七 > 第九十二章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第九十二章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不是很明白,麻烦小先生为我讲解一二。”皇甫芷兰看着陈长生轻声说道。

小舞地看着他皱起了眉头,说道:“这跟师傅的诗有些接近哦,可是这个秦时明月是哪里的?说来听听。”

陈长生看着两人笑道:“这是感叹边关战乱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历史虽然变换,可是征战却从未间断。第二句写的是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后二句写的是千百年来百姓的共同意愿,希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何为胡乱?就好象樱花帝国海上的海匪一般,盘踞一方,不断骚扰帝国百姓。”

“这首诗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实是诗人的压卷之作,跟李一白的诗句不相上下。”

皇甫芷兰看着陈长生若有所思地说道:“说的是我们有陈大将军守卫,这海上的土匪便不敢来犯京都皇城,对不对?”

陈长生看着她微笑回道:“后面两句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又看着小舞回道:“这秦时明月指的是历史中的某个朝代,就象后人如果写这首诗,也可以写成:唐时明月。这是一个道理。”

小舞看着他点点头,笑道:“想不到小土匪你跟和尚学了这些日子,肚子里的学问倒是越来越多了。我得把师傅的诗文全部带上,往后有不懂的就来问你了。”

陈长生一听,连忙摇头回道:“你明天要是没事,还是过去看看猫儿吧,我怕她这些天没见到你,在背后骂我了。”

在陈长生看来,少一个学生就可以多看几页书,趁着自己还在大东寺,不懂的地方可以跟空海请教。

小舞想了想,看着他说道:“说来也是,我好些天没去逛街了,哪么明天就去逛逛,顺便买些吃的回来。”

陈长生点头笑道:“多买一些。”

……

第二天,小舞早早出门,去飘花书局找白猫逛街。

皇甫芷兰如昨天一般,按时来了小院之中搬山读书。

没等陈长生安静一会,她又捧着昨天的诗集来找陈长生,看着他笑道:“再解释一下。”

陈长生的扭头一看,禁不住赞叹了一句:“这是一首好诗文!《送柴侍御》当不输给小舞的师傅!“

沅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随着陈长生的读诵,皇甫芷兰地轻轻地念了起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诗有很深的意境啊?”

陈长生点点头,看着她回道:“前面二句是说阮江的波浪连接着远方,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感伤。”

“起句阮水通流接武冈,说友人要去的地方,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说的是江河相连,道无艰阻,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

“后面二句是说,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如果说诗的第一句表示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

“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有浓郁的个性,丝毫不输我那师傅的文彩啊!”

陈长生看着皇甫芷兰手里的诗文,感慨万千。心道就算李一白在这里,不得佩服这首诗的作者才是。

而将这诗集带回来的空海,便是一个识马的伯乐了。

皇甫芷兰看着陈长生,点头道谢,挨在他的面前坐下,轻叹道:“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为了宽慰友人,不得不用深情婉转的语言去减轻对方的忧愁。”

“这是诗人的心境,反映到了诗里,诗里诗外都是他自己的人生经历。”陈长生也叹道。

“这不是一种更体贴,更让人感伤的友情么?因为送君不觉有离伤,其实他心里是无比伤怀的,只是不想让朋友看出来而已。”

皇甫芷兰看着陈长生,一时间有一种柔肠百结的感觉,怔怔地说不出话来。

陈长生不知她的心思,起身往客堂里走去,高声说道:“读了让人赞叹的诗句,就该煮一壶清茶来享受当下的人生啊。”

皇甫芷兰一听,禁不住拍掌回道:“好一个让人赞叹的诗句,这个时候喝上一壶清茶,便是最好的享受。”

……

第七日。陈长生已经为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