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书包网 > 早安!三国打工人 > 第127章 第四十四章

第127章 第四十四章

来了。虽然在修营寨的问题上,她经验不足,不能瞎指挥,但围观看热闹也不错。

但工地没东西吃,她看过热闹后还是跑了出来,打了一只野鸡,打了一只兔子。考虑到吃独食最好别去人多的地方吃,寻了路旁一处树荫下,捡了些枯枝过来,搭了个简易烤架,就这么烤起来了。

……要是吃过烤肉还能吃个瓜就更好了。

她这样一边挤兑黑刃,一边两眼无神地盯着两只倒霉的野味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转过身望去,一个骑士自东向西就过来了,还是夏天,还是一身铠甲,还是长弓箭囊长枪,但胡子没那么脏,也没那么乱,于是离近了她就认出来了。

“太史兄!”

被她剃过胡子的太史慈勒住了马,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认了认她,然后立刻从马上跳下来,一脸惊喜。

“贤弟如何在此!”

“啊,我被刘豫州派过来的,兄——”

他乡遇故知可能挺让太史慈开心的,大笑几声后还用力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那个铁一样的手差点给她拍散架不说,这个哥上下打量她一番,冷不丁地还奚落她一句:“上次一别已有一年整,贤弟还是未见须髯啊!”

……十年过去她也不可能长出须髯来啊!这东西哪好看啊!东汉时期这些男人都什么审美什么毛病啊!

树荫不远处有溪流,太史慈洗洗脸,又喝了点水,给自己略微整理一番后,回来坐下。

“离青州千里之遥,在此又能见到贤弟,使我大慰平生。”

“我也觉得挺奇怪的,”她有点好奇,“子义兄为什么会来徐扬之地?”

“我欠了许多人的债,”他说,“我要去还债。”

“哈?子义兄为什么会欠债?”

这人投资不善?或者爱喝酒?甚至是条赌狗?

“我年幼时,我父弃世,后来我离家求学,家中老母年迈体弱,北海孔融,扬州刘繇都曾接济过我母亲,”太史慈说道,“去岁我替孔北海送信,便为报恩还债。”

她恍然大悟,“你这次是要去寻刘繇。”

“是。”

“也是如此报恩吗?”

“是。”

孔融被贼所困时,全城上下没人敢出城求援,只有一个太史慈为了报恩,在贼军重重包围之中突围而出,数日数夜不眠不休赶到平原城来求刘备出兵。

她对太史慈那个被火燎过的胡子印象特别深,因此甚至不必想象也能猜到这一路何其艰辛惊险。

“你没有别的什么办法报恩了吗?”她问道,“刘繇资助你家不过金帛,为何不用金帛来还,而要用命去还呢?”

太史慈转过头看向了她,似乎并不觉得她的问题突兀,只是豁达地笑起来。

“家境寒苦,虽未至不名一钱,却也没有别的办法能还债。”

她还是不赞同,“刘繇是大汉宗室,扬州刺史,不会在意那一点钱吧?”

“丈夫在世,恩必报,德必酬,”太史慈说道,“与刘使君身居何职又有什么干系?”

“既然这样,”她想了一想,“我这里有点东西,分你一半好不好?”

她说这话时,心里想到的自然是收缴到的笮融那些金银。对她来说,自己赚的钱是钱,这些收缴来的东西难免有些轻飘飘的没有存在感,而且自从经历过董太师的小钱危机之后,她对这些金灿灿亮晶晶的东西总有点偏见。粮食是不能乱给人的,但是金钱珠玉这东西,拿来帮帮朋友也没关系吧?

尤其是这样一位勇武、孝顺、坦坦荡荡,又很讲义气的朋友,她想,为什么要为了一点钱财,一次又一次地被迫给人卖命呢?

太史慈看了面前的少年一眼,一身细布短衣,身背长弓长剑,树下拴着一匹马,除此之外,周身上下再没有半点金玉饰物,显见不是什么豪富之人,却那样认真地要将自己所有的东西分他一半——

其实也只有面前滋滋冒油的一只兔子,一只锦鸡,倒颇有些馋人。

太史子义莫名觉得这幅情景很是可爱,这位年轻朋友天真的话语也很是可爱,甚至连剃过他胡子的那一点事也被他抛之脑后,只记得少年当初看管瓜棚,刚一见面便请他吃了一餐饭,一颗瓜的往事。

“好哇。”太史慈豪爽地应了一声,拎起一只烤得差不多的兔子开始啃,“那便多谢贤弟了!”

“好吃吗?”她关切地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