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奇怪的同时,他们又很高兴。
国家需要这些老同志,他们能活下来,且活得好好的,真是太好了。
想到这里,前来接人的工作人员特地找严明理和沈建军聊了聊。
越聊越发现这两位同志不同常人,眼界和见识,都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队长和大队支书能比的。
再看这整个村,治理的仅仅有条,街道俨然,群众面貌更是干净整洁,一点都不像个农村,说是镇里甚至县里的居民也不差啥。
这村里甚至还有规模化的制衣厂,且制出来的产品,从质量到包装都是上乘。
这个村子,不一般啊!
工作人员纷纷将自己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等回去汇报情况的时候,也不忘将这些情况一一汇报。
见小小一个村子,竟然有这样的治理人才。
立刻有人对严明理和沈建军感兴趣。
花国现在缺什么?
当然是人才!
尤其是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是稀缺。
于是一番观察下来,学历更高一些的严明理接到了调任到县政府的通知。
接到通知,沈建军比严明理还高兴,“这只是开始,以你的本事,肯定能走的更远。”
严明理宠辱不惊道,“你也可以的,我走之后你也不能耽误了学习。”
“放心吧!”沈建军无奈道,“我哪里敢耽误啊,我爹娘都天天在那里背文章呢,我要是耽误了,他们就得先抽我。”
两人对视一眼,对溪水村如今的现状是好笑又感慨。
很快,严明理去了县里。
日子如白驹过隙,眨眼就到了年尾。
这半年里,墨家父子落户到了溪水村,并在治疗的过程中,帮溪水村研制出好几个利农机关,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
也让更多的人能脱出手来投入到学习和制衣厂的事情中去。
与此同时,他们还对木莲和黄清的轮椅及义肢进行改进,又改装了她们生活的地方,极大得提高了她们两人的生活便利指数和幸福指数。
墨家父子很快就凭着自己的本事,在溪水村拥有了一席之地。
溪水村从上到下,都对这新来的两父子喜欢得不得了,有的人还有心想将闺女嫁给他。
但墨九阳竟和木莲看对了眼。
更令人意外的是,已经去县里工作的溪水村万年单身狗严明理,竟然和黄清走到了一起。
真是惊掉了所有人的大牙。
沈老太都酸死了,“连小严都找着对象了,老二竟然还没定下来,真是气死老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