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屋檐下,双手抱膝埋着头。田柔走向那个角落,走向那个女生。
女生抬起脸,万般委屈地看向老师。
屋檐下没有雨,苏白心里既慡又不慡。为什么两个人都待在屋檐下面?应该让她靠外站、继续淋雨才对。此刻打在林冉眼镜上的雨水,正汇成线流下来。
明明能一步到位,苏白一开口却像快断气,半天没吐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张锋这声"卡"喊得特别愤怒,毕竟淋雨戏里每一个镜头的操作难度都是成倍的,一次重拍就是一次资源làng费,更是对其他演员及工作人员们的一种负担。
"苏白,苏白!你说说你的表情是什么?"
苏白本来就在演委屈,现在看起来像是真的委屈。"张导,我演的这个学生正憋屈着呢,剧本里这样写的。"
"那你光做表情,嘴巴怎么不张?台词怎么不念?"
"我念了,剧本里写‘嗫嚅着说道’,我是在嗫嚅啊。"
"我谢谢您嘞!这叫断气,不叫嗫嚅。中国汉字博大jing深,有些词不认得是吧?"
场记打板,这段戏重来。
服装师特意给林冉准备了一件黑色外套,就是为了在淋雨戏里看不出gān湿,但刚才淋过雨的头发要用chui风机chuigān。外套外侧湿了,但内里还好,脚上的鞋也是gān的,林冉擦净了镜片,又重新冲回雨中。
现场不收音,但演员之间对戏,尤其是镜头中两个人都要露脸,就必须说出台词,除非是一个人背对着镜头或在镜头外,那划水也就罢了。如果演员记不住jing准的词,至少口型要对个大概;再不济,嘴巴开合的次数要准确,数一溜数字到一百都没关系,只要后期配音能弥补。
监控器里的苏白,被捕捉着脸部的特写,再度开口,台词不对,长句变成了短句。
苏蕾写的台词虽然很难背得溜,但也没那么难背。林冉知道苏白这个人jing又在犯傻,暗暗使坏,故意整几次ng,害得自己反复当落汤ji。
果不其然,张锋怒火攻心,给出huáng牌警告。
林冉又一次站在发型师前面,任自己的头发被chuigān,造型重做一遍,这部分戏又要重头来过。偶然间一转头,看到丁放站在能避雨的地方,离得很近,朝自己看。
被丁放盯着,林冉觉得受不了。
剧里的女生别委屈了,当老师的才憋屈。田柔的柔弱还能传染人?一股子憋屈劲儿涌出来,林冉心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偶尔耍大牌,把苏白放在菜鸟新人的位置上痛批一顿,然后罢演、甩手走人?
正寻思着,小乔把备用的gān乎乎的毛巾拿来了,给林冉擦脸、擦脖子,又轻轻提着衣领,往她锁骨边擦拭。"全都湿透了,冻坏了怎么办?"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